机器人与人工智能爱好者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814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AI 仿人类人工智能(超级智能)的本质

[复制链接]

2

主题

3

帖子

41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4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7-12 12:45:59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仿人类人工智能(超智能)
目录
1. 希望的人工智能
我希望的人工智能(目前来讲比较科幻):不一定有着人一样的外型,但是要有人一样的各式各样的器官,比如:眼睛、耳朵、鼻子、感知触摸和冷暖的皮肤、手、脚。。。;能做人类能做的事,人类不能做的事它也能做(人总不能上刀山下火海吧)。能像人类一样学习、有情感、能科学研发。
个人感觉,人类科技步伐太慢了。我的梦想是星辰大海,不知何年何月才能把太阳系当成我们的后花园?(各位见笑,本人科幻电影看多了)
原因当然是人类顶尖的专业性人才太少了;若是有一款智能能象人类一样做科学研发。假设我们花十亿或百亿成本将它培养成爱因斯坦级别的人才。然后我们只需再花低成本复制N(十万,百万)多个‘爱因斯坦’,想想都激动。或许有生之年还可以走出太阳系游玩一方。(做梦中)
很喜欢二句名言。
言一:有一就有二,有二就有三,直到无穷无尽。
我个人相信地球之外绝对有外星生命,因为我们地球人就是别‘人’眼中的外星生命(信不信由你,反正我是信了)。
人是一台机器,由细胞构成的生物机器。而我们现在要做的是把生物物质换成金属物质。
人就是这里的‘一’,即然有生物‘机器’生命,凭什么就不能有金属机器生命!!!
言二: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复杂的事物是由极其简单的‘单元’组合而成;这类例子就多了。
比如:由二进制01组合成复杂的程序、操作系统;由基本粒子组合成各式各样的物质;。。。
言一,是想从哲学角度上证明:像人(或是超越人类)的金属机器生命是可以存在的。
言二,是想从哲学角度上证明:金属机器生命的实现或许没有想象的那么复杂,只要找到对的‘单元’。
以下要谈的仿人类智能,不是只想解决某一个问题(比如自动驾驶),而是要解决所有的问题。
2. 基础认同
基础认同,显然就是想让读者认同我的以下看法,否则后面的内容你应该是不会理解和支持的。
人是一台生物机器,与外界环境交流都是通过人体器官交互。
各个器官时时刻刻在收集外界信息传输给大脑,大脑则对比过往数据并选择对自身有‘利’的结果做出反映。
各个器官(包括大脑)就是一个个‘单元’;
‘记忆’、‘目标’、‘情感’、‘思考’都是以器官为基础。
好吧,大部分人是不明白我的想法的,要骂我神经病了。
3. 器官及作用
器官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作用一就是收集外界信息,作用二是做为大脑执行动作的载体。
器官是智能的基础。
有的器官能采集外界信息,比如:耳朵,通过它我们能听到声音。
有的器官能执行动作,比如:手、脚。
有的器官能采集也能执行动作,比如:眼睛,通过它我们能看见物体,同时我们也能控制眼睛转动来转移视线,控制瞳孔缩小放大来对焦。
人体器官应该是几十种吧,你能想象的出:一个婴儿出生时,没手,没脚,皮肤感觉不到冷暖触摸,有眼睛但看不见,有嘴但不能说话,有鼻但不能闻气味,有耳朵但听不到。这样的人即时能一直活着,但他的智商肯定提升不了。他的思维应该是‘静止’的,他的大脑因为获取不到外界器官数据而一直处于空转。
4. 器官数据
器官作用,不管是采集信息,还是发出执行动作指令,都是通过‘器官数据’实现的。
我们的记忆,对物、事(抽象和非抽象)的描述都是通过器官数据来表现的。
何为‘器官数据’?
‘器官数据’在人类大脑是以什么形式存在的? 我是不知道的。
但在金属智能这里会以二进制形式存在。
以我们的眼睛器官为例。
设想下,你面对一面脏脏的白色墙,在墙中央有一个一厘米大小的黑点,你盯着这个黑点看。然后把你看到的以照片方式展示出来,你会发现除了小黑点清楚外,黑点周围以辐射样往外越来越模糊。
我所说的‘器官数据’并不是指这一整张照片,而是从这张照片里分解出更详细的信息数据。
比如:焦点大小、焦点颜色、焦点明暗轮廓、等等。。。
这些‘器官数据’以二进制数据类型保存在大脑。
‘器官数据’必须要有以下特性:
一、单一性。
二、可对比性。
器官收集的数据分解出更多的‘器官数据’,智能程度将会越高,更聪明。
假设我们眼睛采集的结果能分解出 10 种‘器官数据’,人的眼睛一秒钟采集50次数据。那么相当于一秒钟就有 50 * 10 = 500 的‘器官数据’被保存(永久或临时)在大脑。人体身上的器官数据以 50 计算。那么一秒就有 500 * 50 = 25000 的‘器官数据’被保存。一天24小时,一年365 天。那么一年下来产生的数据量为 25000 * 3600 * 24 * 365 = 788,400,000,000。数据量超大。(好吧,其实是夸张了)重复的‘器官数据’是不应该被保存的。盯着一个静止的物体1秒钟,即时大脑会接收到500条‘器官数据’,但重复的数据都应该过滤掉。
这是一个夸张数值,但实际上数据量也不会少,百亿级数据会是有的。那么问题来了,当眼睛看到一个物体时,大脑要根据接收的‘器官数据’去匹配记忆中的‘器官数据’进行分辨。
我有说过,‘器官数据’是以二进制形式保存的。可以说在百亿级数量并以二进制作条件来对比(注意:不是根据主键ID查询)。这是任何数据库服务器也做不到的。那问题怎么解??? 你们想想吧。
5. 对象及对象类型
整理出来的对象类型:
系统对象、系统键对象、器官数据对象、器官数据键对象、器官对象、器官键对象、普通数据对象、时间点对象,事件对象;
非系统对象之间的关系图如下:
‘普通数据对象’即可以做为‘值’也能做‘键’使用。
‘系统对象’、‘系统键对象’是系统自带对象。要想让一个系统跑起来,系统首先要有一个框架,然后要初始化一些数据。
‘事件对象’用来关联‘普通数据对象’。
事件的本质就是多个时间点按发生的先后排列,且每个时间点记录所关注的对象当前属性状态。
‘时间点’包含一个或多个‘普通数据对象’。
‘属性状态’就是我所说的‘器官数据对象’。
所有的对象会像一个立体的网交织在一起。
6. 记忆
注意:
以下我会把 ‘器官数据键对象’,‘器官键对象’,‘普通数据对象(键)’说成‘属性’;
‘器官数据对象’,‘器官对象’,‘普通数据对象(值)’说成‘属性值’;
记忆分为认知类、非认知类和记录类(事件);
1. 认知类
保存低频率对象属性状态,这里的属性有个特点:属性值不会轻易、经常性的改变(但也不一定)。
就好比:你认识一个人,不能因为他换了件衣服你就不认识了。你认知这个人,不会拿穿着打扮等一些经常性改变的属性做认知判断。
我们都知道大熊猫有一对黑眼圈,爱吃竹子,声音独特。
有点要说明,不同的人对同一对象的认知记忆保存的‘器官数据’是不一样的。
有的人偏爱用眼睛器官数据来描述对象,但有的人偏爱用耳朵器官数据来描述对象。
偏爱用眼睛器官数据的是这样:大熊猫有一对黑眼圈(眼器官),爱吃竹子(眼器官),声音独特(耳器官)
偏爱用耳朵器官数据的是这样:大熊猫有一对黑眼圈(耳器官),爱吃竹子(耳器官),声音独特(耳器官)
若不理解,你就想象成‘偏爱用眼睛器官’的人耳朵听不到声音。‘偏爱用耳朵器官’的人眼睛看不见。
同一物品,可以用不同的‘器官数据’描述,但它们的描述能力却各不相同,相互之间互补。
比如:二件物品,看着都一样,但闻着不一样。也或许看着不一样,但尝起来味道是一样。
从执行效率上来讲,用‘耳器官’要比‘眼器官’要高,因为声音数据相对于图片数据处理起来容易些(但也不是绝对的)。
‘器官数据’越简单意为着能表达的信息越少;越复杂意为着能表达出更多的信息。
2. 非认知类
保存高频率对象属性状态,属性值经常性的改变,比如人物的穿着打扮。
此类记忆多用于描述事件中某一时间点物体的当前属性状态。
时间点:
举个例子:
A(认知类对象),在 2018\07\08 14:38:00 穿着一件红色的衣服,在2018\07\08 15:00:00 换成了一件白色的衣服。在这二个时间点,人A穿着属性发生了变化。二个时间点分别会保存为二个不同的非认知类对象,但这二个对象都是人A
非认知类对象是通过认知类对象关联的。
3. 记录类(事件)
记录也就是事件,记录所关注的对象(一个或多个)在不同时间点上的属性状态。
事件:
7. 目标
这里的目标也可以说成是:想法、希望。
目标是基于器官生成的,原则是’自私‘。
以饿为例:
新生婴儿,当器官第一次发出饿的信号时,因为大脑‘空白‘,不能产生吃的念头,他只能发出哭的行为。
给他喂食时,饿的信号慢慢减弱(器管数据发生变化),大脑会把饿与喂食行为关联起来。
当器官再一次发出饿信号时,大脑会因为‘自私’想找到能让饿信号减弱的行为,因为大脑记录了喂食行为,婴儿就能想到吃的念头了。
当某一行为促进某一器官正极信号变强,那么大脑会记录此行为。则会在特定条件下极力想去重复这一行为。
目标生成的原则是’自私‘,对自已好的才会想着去做。
那怎样判断好坏呢?大脑会把对器官产生正极信号的行为认定为好,对器官产生负极信号的行为认定为坏。不同的器官之间正负极信号能相互组合成新的信号。不同的器官正负极信号有优先级高低之分。
’自私‘的重要性:
设想下,在原始社会,只存在二个人类始祖 A(男), B(女),还有一条他们养的狗。他们现在都饿的快要死了,然后AB发现了一点点食物,但他们却把好不容易找到的食物给了狗。再然后。。。没有然后,AB都饿死了,人类的历史从此结束。
’自私‘是所有生命的本性、本能。

说到‘自私’就不得不说安全性了,很多人都当心人工智能将来是否会不受控制。当心是必需的,有人提义在智能中加入几大定律来约束行为。但我想说的是这方法不能百分百的解决问题。道理很简单,大家都听说过或是体验过好心办坏事吧。
8. 情感
情感有:喜、怒、哀、乐。。。
人每时每刻都处于某种情感状态之下。情感会影响我们的每一个行为 (没情感也是情感的一种)。
一般来讲处于什么情感状态之下,我们的各个器官会做出相应的表情。高兴时我们会笑,悲哀时会哭。
这里要提个问题情感是怎样产生的?
答:情感是对比器官数据得出来的。对比差值越大情感表现越强列,否则反之。
举个例子:
一个穷人,穷的过年都拿不出钱办年货。一个富人,钱多的想扔。
他们二人买双色球都中了一等奖,奖金 500 万。正常来讲,穷人会高兴的分不清方向。富人呢可能只是微微一笑。
穷人,从一无所有,到一夜暴富。前后对比差值巨大。
富人,本来就是亿万家产,多了500万跟没多钱似得,前后对比差值微小。
道理好比:没对比就没伤害;人比人气死人;当你心里不平衡时,就去想想比你差的人,心里就好受些;。。。
对比差值有了,那么各个器官是怎样做出反应的吗?
答:反应包含二点:本能反应、后天反应。
本能反应是指天生自带的,不知你们有没有体验过,在想某事时,皮肤会突然起鸡皮疙瘩。
后天反应则是学习所得的,小屁孩子全身光溜溜的在人群中,也无所谓。但若是成年人全身光溜溜的站在人群中,那还不得羞死呀(脸皮厚的,当我没说)。
9. 思考
大脑也是器官,也会有自已的器官数据。但这个器官与普通的器官却不同。
普通器官只能收集和执行固定的器官数据,大脑要能模拟出所有器官的器官数据。这一点非常重要。‘思考’就是基于这一点才能运作。
大脑就象是操作系统,其它器官就是安装在系统里的应用软件。大脑接收各个器官的器官数据,经过思考,再发送器官数据给相应的器官做出反应。
至于大脑是怎样思考的,这里不做讨论。
10. 总结
以上都只是整体的描述。
重点强调:
各个器官(包括大脑)就是一个个‘单元’;
‘记忆’、‘目标’、‘情感’、‘思考’都是以器官为基础。
像人一样的人工智能将来是一定会存在的,能预言到将来会有这样二种行业:
一:机器人培训机构,也就是培训机器人做某事。
二:机器人技能贸易,也就是交易‘技能’。
(我所说的机器人,不一定是人一样的外型)
最后,感谢各位能看到这里。

联系电话(微信号):1371479581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陕ICP备15012670号-1    

GMT+8, 2024-4-26 03:28 , Processed in 0.121787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