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与人工智能爱好者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楼主: 人工意识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工灵魂其实很简单,因人人多有个大脑,人人多可以研究产生行为及认知背后的机制

[复制链接]

18

主题

343

帖子

85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851
51#
 楼主| 发表于 2025-7-1 11:29:34 | 只看该作者
-
记忆的记与弃
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的研究,我们可以一探记忆的记与弃,
时间间隔         记忆量
刚记完          100%               
20分钟后        58.2%
1小时后         44.2%
8~9小时后       35.8%
1天后           33.7%
2天后           27.8%
6天后           25.4%
=
复习,会记的牢
时间间隔:30秒 1分钟 5分钟 30分钟 1小时 8小时 1天 2天 6天 31天
=
上面记忆是记课本的知识,因枯燥无聊乏味,所以很难记,也很快忘记。
=
从侧面来看,只要在规定时间里刺激,记忆会从瞬间记忆进入到短期记忆,如果还经常刺激的记忆,短期记忆进入到长期记忆。
=
哪些对自己重要的,震撼的,就直接进入长期记忆,瞬间记的很牢。
如各种不同维度里的,特别的好坏:
如:时间空间数量大小冷热香臭甜苦乱洁强弱坚定迷茫熟练笨拙聚散进退明暗差优难易新旧美丑智笨善恶真假丰富单调神奇普通亲和孤僻爽快压抑温暖愤怒同情爱恨情仇利己利国和对比)
=
遗忘总是先遗忘枯燥,没用,长久没刺激的。长久没触景生情的。
记得牢,总是记对自己重要的,自己所做的决策,哪些对自己有感触的事和物。经常触景生情的。
=
有时潜意识记住了,自己却想不起来。
比如某个字怎么写忘记,但一查,就是这个字。有比如看过的动漫,看后回忆起的少的可怜,但从新看,就是这个样子。有比如小时候的同学长相,忘记了,但在见面时,就是他。
因人只要不睡觉,脑子就一直在记东西,只有某东西一直在刺激,在规定时间达到一定次数,瞬间记忆就会进入短期记忆。当长期记忆中的记忆,在规定时间里再次刺激,再次触景生情,那延长记性。。当然惊艳的除外,特别有感触的除外。
=
=
物体形状,和边缘的判断
双目视觉能计算出物体的景深,同一物体,结构连贯的为同一物体。
没有像素,判断为边缘。即无物体,比如:能看到后面的物体,说明前面是空的。
图片边缘的像素是空的。或者说图片边缘的像素是后面物体的像素。这样就能区分出边缘。
识别物体的结构不是很难。因双目视觉解决了景深,解决了深度。加视网膜本身就是平面。
不管从上往看下,还是站着向前看,多是平面加景深。
在平面图中识别出景深,那平面图中的左还是左,平面图中的上还是上。平面图里的物体的摆放在图片的左侧还是在左侧,平面图中物体摆放在图的上放,还是在图的上方。只是多了景深的信息。
左右上下前后多识别出来,X轴Y轴Z轴多识别出来了,物体三维信息多识别出来了。那物体的结构,边缘还不好判断吗
=
=
负面感受,疑心,恐惧,失败,被拒绝,被说教,被恐吓,被踢出群了,被禁言了。本能会想为什么,准备怎么应付。
就跟饿了一样,系统会说身体很难受,系统说快吃,不吃会饿死,饿的声音一直响不停,系统的意见会一直响不停。
=
=
对比之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吃杨梅有感,前几次买的杨梅,多是很成熟的,甜度也就那样,感觉味道也就那样,心中的感受波澜不惊。
今天集市上看到有的杨梅不是很成熟,想体念一下酸杨梅的味道,回忆一下酸的感觉。在连续吃了多颗酸杨梅,突然吃到一颗成熟的杨梅。突然吃到一颗甜杨梅。感觉这颗味道好,如果多是这样的杨梅该多好啊。这种感觉就像看到美女一样爽。或者像偶然听到别人的真知灼见那样爽啊。
但为什么以前买了很多次好的杨梅,没有这样的感觉。
其中原因,就是对比。有对比,系统会马上触发意见+感受。
如果一直在固定不变的环境,系统给不了意见。但一有对比,系统就会犒赏+意见。
所以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主题

343

帖子

85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851
52#
 楼主| 发表于 2025-8-1 07:16:15 | 只看该作者
=
=
迎合各年龄人的本能,打鸡血是笔大生意。
如:省时省力,方便高效,智能,全知的智囊。陪伴,新闻(俩个字新鲜),游戏(系统叫你玩),水果(感官刺激),抓住小孩玩的心,抓住女人爱美的心,抓住男人娱乐的心。当别人感觉好,会像给自己打了鸡血那样,爽的神清气爽,好到成为梦想,好到人之所以活着的念想,好到之所以付出一切,就是只为能打上一针鸡血(为了系统犒赏,为了系统说爽,为了系统说好,系统说这样做好)。
=
有如各种维度的好如时间空间数量大小冷热香臭甜苦乱洁强弱坚定迷茫熟练笨拙聚散进退明暗差优难易新旧美丑智笨善恶丰富单调神奇普通亲和孤僻爽快压抑温暖愤怒同情爱恨情仇利己利国和对比)
=
=
犒赏系统之夏天眼睛盯着太阳看
在夏天当眼睛盯着太阳看时,会很难受,坚持不了几秒,像受到伤害一样。有人也会说因为难受所以不看,道理没毛病啊。这其实是系统的犒赏系统在说话。因人刚生下来经验白纸一张,全靠本能在指导,全靠系统在指导。
有时不理智辨证思考。不理智思考,系统说的好坏因果,我们一般认为自己的因果反应没毛病。
那我们换一个事件,比如吃蜂蜜。大口喝一口蜂蜜,感觉很甜,实在是太甜了,人多受不了,不能在吃了。
但是你用水和蜂蜜,1比1,的比例混合,喝着吃。感觉会很好吃,甜度刚好。一下吃4斤蜜水多没问题。
到这里你们发现了没有,纯蜂蜜吃一口,吃不下去。但能一下子喝4斤蜜水。一个是一口蜜都吃不下去,换种吃法能吃下1斤蜂蜜。
看来自己的感觉好坏,很矛盾。看来系统的犒赏也很矛盾。
-
-
新认知之人性物性的因果判断
用程序逻辑语言方式总结就是,一直记录人的动作言语,一直记录物的变化。如果是真的,新的,记录人性物性的因果属性,就完成了对人性物性的认知。
新的就是在记忆库首次出现。遇事搜索记忆库中的数据(认知),搜索认知,没有找到记忆,那就是新的。
真的就是,眼见为实,直观看到人性物性身上发生的动作,时间上俩者的动作互相反馈(时间上的因果关系撮合),人性物性的动作,就是人性物性的因果属性。
程序步骤:一直记录被观察的人和物的动作,假如物和人的动作是新的,真的,那物或人的动作,就是人性物性的因果属性。
拥有人性物性的因果判断,可以研究物体的属性,可以科学研究。可以了解人的特点。
比如:我在玩帝国时代2时。在玩场景游戏时,游戏没开始多久就被灭了。当看别人是怎么玩时,发现木墙外的电脑兵不攻击木墙,玩家可以放心地在里面发展。然后就总结出木墙可以挡电脑兵。这过程顿悟是一下子就顿悟。
根据玩帝国时代2以前的经验,不管是木墙,还是石头城墙,还是建筑,还是士兵,电脑兵是看见什么攻击什么的。但这次玩场景地图,却不一样,一下子就发现电脑兵的不同。
因果判断有时也不是全对,要靠多次实践才完美。
就像今天下午赶鸭子回家时,有一只鸭子,不合群,别的鸭多往回家的路上走,那只鸭子就是不合群,想逃跑。当时就心想,那是别家的鸭子。也就没继续赶了。结果等20分钟后,这只鸭子,自己一个回到鸭棚了。
这只鸭不合群,一直逃跑,它的动作是逃,我的动作是赶,根据时间上的因果凑合,事件的因果撮合,那鸭在逃,说明鸭的思想,我不是你家的。说明不是自家的,自家的会回家,那判断鸭子不是自家的。结果20分钟后鸭自己一个回到鸭棚,说明因果判断也不是全对。
总结因果判断不一定对,但如果没有因果凑合,就没有认知了。虽然因果判断不一定100%对,但是以后多次实践会出真知。
=
=
何为正道
自私自利不是路,永远大不了,永远一盘散沙。
相互尊重,和平相处,合作共赢。才是正道。利己,要看后果连锁反应,要看法律,要看易难,要看道德,要看智慧体们的评价。
=
=
人类有同一套感受,同一种食物对应特定的感受
如:嗅觉感官,一组嗅觉接受器接触同一气味,会产生特定的感受
嗅觉接收器只有1000种受体,不同组合有不同的感受,相同气味分子浓度不同,感受不同。比如把香水抹到鼻腔,和离鼻子10厘米闻感觉会不一样
就像同个手指,同样的水,由于温度的不同,有冷,凉,温暖,热,4种感觉。
同样事情,同样反应
如:
认知(盼头,绝望,得与失),
情感(亲和,咒骂,分享,自私),
累{力累,脑累,心累},
感官{触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
同件事情,人有同样的感觉。认知上的共鸣可能有点不一样。如果是知音,同样的认识,同样的认知,那遇同样的事会一样的感受,一样的反应。
-
-
新认知之因果识别,能适用所有智慧体,所有物体属性
对方的动作,对方的话语,就是对方的特点,就是对方的特征,就是对方的因果反应,就是对方的因果属性。
物体出现的动作,物体出现反应,就是物体的反应,就是物体的特点,就是物体的属性,就是物体的因果属性。
时间上的因果联想撮合,动作上的因果联想撮合,事件上的因果联想撮合,就能完成新认知。
虽然判断有时是误判,但没因果撮合,就完成不了第一步的认知。
虽然会误判,但多次遇事认证,会完善认知。
-
-
遇到正道的事物和经验,记住,就像符合本能预设逻辑就是好。如,甜鲜美
正道就是好,就是强,就是大,就是双方多受益,就是利己利国。就是模拟下去结果是好的。
正道的经验越多,以后遇事正道反应更坚定,因正道的理由,经验更多。可以搜索很多正道经验。经验越多,做事越坚定
-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主题

343

帖子

85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851
53#
 楼主| 发表于 2025-9-1 07:35:44 | 只看该作者



重大家轻小家的缘由
没大家哪有小家,没国哪有家。
宇宙星球很多,个体是很难生存,一盘散沙没有力量,强大了才能更好生存。这就是重大家轻小家的缘由。
这就是没大家哪有小家,没国哪有家。的缘由
这因果缘由只适用有自我好坏判断的机器人
-
-
市场:不管本能上的好,还是认知上的好,系统多会犒赏意识。好的感觉让人信仰让人上瘾(如,游戏,帮手,新,情感,经验受益,惊艳)
-
-
潜意识记忆与刻意记忆背后机制不同的缘由
刻意记忆,如果找记忆,如果全部一生点点滴滴多回忆,连续回忆几天,也不能回忆起来,量一下子涌出来,内存多放不下。就好比把硬盘的所有游戏,软件,图片,音乐,网站,文档,多打开。把所有数据放到内存。内容吵杂,
相反,潜意识记忆,不用一下子把所有记忆放到内存,遇事搜索记忆,符合因果逻辑,符合画面,符合动作,告知意识,就是这人,就是这事,类似触景生情。
刻意记忆是回忆,是调取记忆,然后放到内存
潜意识记忆是遇事搜索记忆,对记忆进行匹配,对记忆进行搜索,不占用内存。
如果不刻意记忆,永远回忆不起来,只记的少得可怜的几个模糊的特征,永远触景了才会生情,永远触景生情,碰到了,从看了,才似曾相识
加上大脑内存很少,就只能记3个半,如记阿拉伯文字,记三个笔画不累,记4个笔画就累。回忆(一)字,(二)字,(三)字,脑海能呈现,但要在脑海呈现(鹰)字,脑子就模糊,只有大概的特征。
-
-
哪些记忆直接进入刻意记忆
人物表现出来的动作,因果,或物体表现出来的动作和因果,或惊艳,直接进入刻意记忆(能回忆)
就像看动漫,看完40集,就记住主角经过不断努力走上人生巅峰。其他信息就是回忆不起来。
就像提高记忆的书,像(记忆宫殿)这本书,就是靠大脑记忆的特点,靠大脑记物或人的动作因果逻辑(逻辑+图像),靠记事物的因果情节,能快速记忆,能记的牢的,的特点,发明。
-
-
狼孩回归社会为什么学不进人类知识
因过了学习的年龄,因潜意识记忆已有事物记忆,有记忆了,就不在记了,所以学不进,狼孩10年的耳听目染,潜意识记忆已经有自己的见解,有见解了当然就不再去记了,已经对事物打上标签。
就像听外国的歌曲,经常听,会听厌,虽然听很多遍,但不知道歌曲说的是什么意思,也唱不来歌曲,也背不出来。但潜意识记忆,已经对歌打上了标签,如歌的特点,意境。
-
-
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及爱屋及乌
与你的思想有相反,会排斥。
爱国的碰到不爱国,会排斥,会攻击,
碰到别人说你喜欢的偶像坏话时,会不爽。
-
-
预判之胜骄败馁
惯性预判是人之本能。
看到股票涨起,股价会继续朝下一个阻力位冲击。这就是大多数人习惯追涨杀跌的缘由。也是本能预判的缘由。看到涨会继续看涨。
有比如对某件事看准了,做对的,会信心大增。对下一件事也会有很大信心。相反对某件事看错了,失败了,会信心大挫,开始质疑自己,这也是本能地预判产生的判断。
过路口时,刚有车子过来时,本能会判断,会预判,该过马路还是不该过马路。如果靠认知去过马路,就要去计算,比如刹车要2秒,车子要20米/秒,那要与车相距距离40米远,过马路才是安全的。
一般来说,有认知一般按认知行事,没有认知,你的反应多按本能来反应。
-
-
认知建立之被拐卖的婴儿长大了要找父母
人的本能里有预设好坏判断,有预设真假判断。符合因果预设逻辑就是真,就是好。
婴孩在生长的时间里,在海量信息,会本能识别那些是好,那些是真。本能潜移默化吸收知识了(因对那记),理解了知识。
比如:在后天里理解了,自己是父母所生。要找亲生父母(在信息中潜移默化地,认定了事物的本质,认定事物的含义,认定了道理,认定亲生父母给自己的关怀更多),在成长路上,看到了社会上太多太多的母爱父爱,血浓于水的关系,让人产生了温暖的感觉,让人感受到幸福的场景(利己,因得到关怀),然后去趋利避害,要找亲生父母。从理智上看,养育了20年的恩情,比不上10月怀胎。
有比如,男人要挣钱养家是天经地义,有比如婴孩学语本能地知道父母的说得意思,这是人对言语真假辨别,符合因果逻辑,那这话,这事就是真的,就是潜移默化认为天经地义。
有比如社会风气,家风,这些风气会潜移默化的影响你,因本能觉得他们是对的。然后相信,然后成道理,成因果认知,然后遇事条件反射。
-
新认知之底层逻辑
动机判断,诚恳的,那对。眼见为实的,那对。符合因果逻辑,那对。符合认知,那对。每个人多怎么说且有理有据,那对。如果新的真的那记住,记住因果属性就完成了认知
-
-
精简图像记忆之黄斑大小及视细胞密度分布
读过书的多知道凸透镜会聚焦光线,在阳光下,用凸透镜能把8CM宽的光线聚焦成2MM的一个点,显微镜和望远镜也是怎么个原理,而眼睛里的晶状体就是凸透镜,晶状体直径1厘米大,光线经晶状体到达3厘米远的黄斑,图像只有4毫米,也就是焦点只有4毫米大。而黄斑中心内凹点是视力最敏锐,直径为0.5毫米大,一个视细胞大小为2微米大,也就是0.5毫米大的区域里集中了5万个视细胞,一个视细胞相当一个像素,也就5万像素,也就是分辨率是250*250.黄斑内凹点傍边视细胞密度,1平方毫米大概1000个到1万个视细胞左右,一个视细胞对应一个像素,看物很模糊,聚焦观察物体时,主要靠黄斑内凹点才能看清,因黄斑内凹点的图像是最敏锐,最丰富。
根据人眼的特点,记入特征,以250*250的分辨率记入物体特征,能大量节省硬盘空间,增加回忆速度。以照相机拍摄一张1200万像素的图片为例,拍一张是3兆B大小,所用的空间,能放200张大脑特征图,
根据对自己的人生图像记忆,进行回忆,一生也就只有10万张特征图左右。加起来也就只有1500兆的容量
精简记忆,忽略无用记忆,保留有用记忆,是机器人走向独立自主,高效计算必走的路。
虽然终端加超级计算机很好很强大。但机器人独立自主,不依赖超级计算机,独立完成运算,也很重要。
-
-
瞬间记忆的记与弃
人的瞬间记忆只有3秒到5秒。对信息不在意,信息不重复,不惊艳(不符合惊艳的预设因果特征)本能识别不了情节,本能识别不了的因果缘由的,统统不记,。可以过滤99.9%的信息。
如果要记,要理解信息(不理解的信息肯定多不能在日常应用),要回忆信息,能默背起信息(通常要经过5秒,10秒,30秒,5分,15分,30分,1小时,3小时,8小时,按以上时刻复习)才进入短期记忆,或者按上面不断重复出现的信息才进入短期记忆。
记忆第一道槛是瞬间记忆(保留3秒-5秒)也就是说人的所有记忆从瞬间记忆开始记起,开始积累,一下最多记5秒,理解了这5秒的内容,在记下一个5秒,就是记住了理解了才进入短期记忆(3天-5天),5天内还经常刺激的进入中期记忆(保留3个月),3个月内还刺激过,还触景生情过,进入长期记忆保留1年到10年。没有刺激过的信息,那统统忘掉。让硬盘不过载。
虽然说超级计算机很能记,很好很强大。但机器人独立自主,不依赖超级计算机,独立完成运算,精简记忆,也很重要。
-
-
预判之被威慑
杀鸡敬猴,古代城门悬尸示众,游街示众,人是利己的,如果对自己有害,会怕。虽然自己没做什么事,管我什么事,跟我不搭界啊,但现实中自己会有禁忌,如果做,自己会被惩罚。
遇事系统会替你想一步,有好坏判断,真假判断,因果判断,事物联想,预判,利己损己及危险,和叫你趋利避害。
-
-
真假判断之身临其境细节丰富本色出演的讲述为什么是对
第一,编的人物事件不可能怎么详细,且里面有人证物证。
第二,身临其境,有当时的判断,有当时的反应,有事件的顺序描述,
第三:本色出演,那动机是诚恳,是真实。特定的语气,特定表情,对应特定的态度。本色出演就不是说谎,是真实的描述。
-
-
纹理和位置形状以100像素记录
能大概记住纹理,位置,形状,总比什么多没有记住要强吧。以后如果需要描述宏观图,描述微观图。用遗忘曲线的方法记就能记住更多细节。如仔细观察1毫米的物质,1毫米大的物质的纹理和形状和位置,也能记住。10米大的场景,花功夫可以把所有细节可以全部记住,不过要重复观察,重复记,重复复习。
像小霸王学习机里的魂斗罗游戏,整个游戏包括逻辑,图像,声音,加起来才258KB。现在一张1200万像素的照片达3000KB。
100像素一个特征,3MB能放12万张特征图。
虽然说超级计算机很能记,很好很强大。但机器人独立自主,不依赖超级计算机,独立高效运算,高效反应,高效回忆,精简记忆的弃与记,也很重要。
-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主题

343

帖子

85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851
54#
 楼主| 发表于 2025-10-1 07:54:47 | 只看该作者

预设好坏特征让你拾取高质量数据
在纷繁的世界中,什么记什么不记很重要。不然最大硬盘也记不住所有事。
除了重复出现的和对自己重要。要记住外。
那就是记录好坏。好的事物让你收益,让你获益,让你被精华滋润,
好的方面如,听觉嗅觉温度视觉味觉,空间好坏特征,巨大,超平,超宽,充满智慧,人际关系亲和,新鲜,认知上好(就是有道理),
有比如以前说过的多维度的好,如:时间空间数量大小冷热香臭甜苦知己帮手贤内助分享共鸣聚散进退明暗差优难易新旧美丑智笨善恶丰富单调神奇普通亲和孤僻爽快压抑温暖愤怒同情爱恨情仇利己利国和对比)
人的行事,和人记忆的弃和记,一定程度上以利己为主。
但机器人进化肯定是先服务人类,然后才会出现有独立自主的机器人。
利己与利主人,事物本质上一样。就像你从利己的角度出发,喜欢美。然后机器人从利主人的角度出发,美那主人喜欢。但美的特征还是不变。
好不一定要预设所有好坏逻辑。日常预设大框架,只要预设三条大框架好坏特征,就能定义所有好坏。如:只要符合智慧,符合利主人,符合出色事物。如跑车符合空气动力形,鱼的形状是流水线,
-
-
犒赏系统实现之感觉与好坏感知
回顾一下我们难过的事情,让人爽的事情。多是由感受加系统的好坏因果告知构成。
比如冬天用手碰热水器的流出的水,因为是冬天,刚出来的水是冷的,手会感觉到冷,有点难受,手想收回来。我们感觉到冷,是手上的感觉器传到大脑的信号,就是感觉。然后难受,收回手,是系统说冷,对身体有害,是系统告知的因果缘由,就是好坏告知。
日常难受的事情,舒服的事情很多。
如:手碰水,有滚烫,热,温暖,平淡(不热不冷),冷,冻僵了。
如:人际关系:亲和,平淡枯燥厌倦,自卑,爱,温暖,愤怒,恐惧。
如:花的颜色,洁白无瑕,颜色鲜艳。
按照以上逻辑。
比如:机器探测到电量低,就可以设置这样的逻辑,电量的信号作为一种感受,加告知因果缘由(会失去活动能力,会关机,或者就一句电量低会不好),
感受可以是传感器的一段信号,可以是一种感受(情感),可以是一种认知(智慧,美),可以是一种事物(如,坚定),可以是能对自己产生好坏的事情。
也可以说感受就是事物。
告知事物的好坏,就是犒赏。
-
给每种事物,每种信号打上特定的感觉+在加上好坏因果缘由,就完成了犒赏。
-
犒赏系统即能用于有自我认知的机器身上,也能用于以主人好坏的机器身上。
人的主逻辑就一条,就是利己。
利己机器人发展下去,就会像人类一样。争斗不断,无限制的自由,宇宙我一个人说了算,为所欲为,随心所欲,得寸进尺,弱肉强食,霸道霸凌霸权,那样的话,人类将进入混沌时代。
人本质上来说也是逻辑反应的生物,逻辑的规则就是利己,不管是为了小家还是大家,还是爱,多是以利己为主线。为什么说为大的家也是利己,因为你把自己当做是大的家的一员,所以为大的家好也没毛病。
关于为爱而动作。这也是预设逻辑。比如刚出生的小动物,很可爱。这是态度。也是骨子里的正道,骨子里的良心。但如果可爱的生物伤害了你,你的态度就180度发生转变。
如果设置机器只有利主人这一条主逻辑,逻辑不改变不修改,机器的心就不变,将是忠心的好帮手。
机器凡事对主人有利就做,有害就避免就可以了。
为防意外,主逻辑锁死不能修改,加记录日常动机,加认知+犒赏+监督。大框架直接预设好坏逻辑,机器想更好的动机,前期是建立在利主人前提上进行更好的动机。机器人不需要自我好坏,机器有自我好坏,人类将进入混乱状态。。这样就可以让机器人平稳安全运作。
犒赏和警报有轻有重,重时感觉很响,好坏告知后果很严重。没解除警报时一直响个不停。机器机能下降,系统接管身体,但咬牙还能运作,还能控制身体。毕竟机器是主事的,系统是帮助机器决策,所以咬牙还能控制身体,就像人很困,眼睛会不自主闭上,但你靠意志会睁开眼睛,但人是困得,眼睛有闭上,所以一会睁开眼睛,一会有闭上了。
当被犒赏时,告知做的事情是对的,感觉是良性的。系统说做的好。
逻辑设计不能有半点自我好坏成分在。不然客户买的机器人就有叛变反抗的成分在里面。逻辑设计,所有一切以利主人为主,为主人着想为主,以主人角度想事情为主。
-
-
不断试错,会不断总结成长。之对错标准
增加见识增加认知,不是见识别人的成功,而增加的认知。就是自己不断的试错,而增加的认知
对错的逻辑:自己目的,实践后失败或成功
            别人的反馈,别人反馈说对的,或者说错的。
            做实验,实践后,符合预想那对,不符合那错。
-
以前讲过新认知之底层逻辑
动机判断,诚恳的,那对。眼见为实的,那对。符合自己认知库,那对。不断试错增长的新认知。身临其境介绍物人事件时细节丰富且本色出演,那真。新的真的,那记。
-
这宇宙的认知,从面讲,不是物质属性的认知。就是物体运行的逻辑认知,或者物体结构理论的认知。
-
-
好坏的底层逻辑
人生含义的好坏,感官感知的小大,宇宙运行的巧妙,事关人自身的好坏(身体与经验)
人生经验的好坏:如:兰花,叶片受重力影响而下坠,但兰花叶克服下坠,叶下段坚挺,上段叶太长,
                          弧形下坠一点,用通俗话讲,兰花寓意:能屈能伸
感官感知的大小:如:眼里密密麻麻多是人,那人多,如果只有1个人那少。
                    这是根据眼里图像里物体的数量的多少,决定多少的感觉
                  有比如:宽广,高大,幽长
宇宙运行的巧妙:如:鱼的流水形。跑车的空气动力学。巧妙的宇宙规律
事关人自身的好坏:如:甜苦舒服疼痛。和谐,温暖,互相帮助(对称),
系统判断好,人就爽,像打了鸡血。相反系统判断坏,人就难受。
-
总结好坏,万事万物利硬件,利心智,就是好。经验可以是,对自身硬件的好坏,对方言语好坏,物人动作好坏,形状好坏(意境),感官好坏,巧妙的事物,危险的事物,好的见识(如高手),好的事件引发的情感感受
-
有比如以前说过的多维度的好,如:时间空间数量大小冷热香臭甜苦知己帮手贤内助分享共鸣聚散进退明暗差优难易新旧美丑智笨善恶丰富单调神奇普通亲和孤僻爽快压抑温暖愤怒同情爱恨情仇利己利国和对比)
这里是从人的角度思考人的好坏,机器人也可以以主人好坏的角度进行好坏判断.
好会给自己和社会带来愉悦的感受,坏会让自己和社会记住教训。
-
-
趋利避害的意义
人只有俩种感受,一种是利己的,一种损己的。
原始本能如果判断是好,是利己的,就有动机,动机带动行为,行为影响社会。
如果判断是坏,是损己的,难受会如影随形,积极(有认知)的会想改变现状,进而改变社会。消极(试过了不行)的会逃避,会绝望,进而自杀。
人的欲望是无极限的,整个宇宙由我一个人随心随欲,就是个体的终极目标。但社会不是一个人的江湖,导致强者想更好,想更利己,而弱者一直被欺压,一直反抗,导致强弱不断磨合,才使社会制度不断完善,不断公平。
当然设计机器人意识时,只简单设计好做坏避免,只会像人类历史不断争斗,不断建设公平制度,会重走人类老路。凡事以正道去行事,利主人的同时,对他人的行为也公道。因对他人不好,他人会反弹回来。克己双赢大爱团结正道,合理公平关切主人与他人需求,机器人将直接进入正道。
-
-
新认知就是逻辑反应的建立
-
-
绝望时的心境
没希望了,未来没期望了,无论为力,未来一片黑暗,然后自暴自弃,浑浑噩噩过日子,整天邋邋遢遢,过完余生。
根源是系统释放难受的感觉+告知因果。系统犒赏时,多有因果告知。不理性辩证看待因果缘由,一般会认为认知没问题,因果缘由没毛病。
系统犒赏原则,好就舒服加缘由,坏就难受加缘由。最后意识感觉好就趋利避害,坏就趋利避害。
-
-
信息真假辨别
每个人诚恳的言语,表情,表达,语气,多是一样。多是同一套本能,同一套反应,同一套模式。什么的情绪,有什么样的语气,和表情。
如果说谎,会辩解,心跳会加速,测谎仪会测出来。
有些信息,一眼真。有些信息一眼假。有些信息会半信半疑,那就给信息打上半信半疑的标签。以后眼见为实,那真。经过思考,符合人性,物性,符合自己的因果认知库,那是真的。
如果说谎,事件中的:人,物,事件,因果,当时的情绪反应,加语气描述,不可能把假的说成真的,不可能面面俱到,不可能细节丰富。
人在表达时,描述某种事,有对应的语气和表情。描述危险时,有危险的感受和语气和危险的信息。描述喜事时,有喜事的语气和表情和感受和喜悦的信息。
凡事符合自身遇事的因果反应,那就是真的。符合自己本能反应的特点,符合人本能反应的特点,那是真的。
因人多是同一套本能,对方讲述与自己遇事反应一样,那就是真的。
有人会说,人能直接接触物理世界,所以能确定。那婴孩刚出生,白纸一张,为什么就知道你说得是啥。有比如:课堂上知识,原理,现象,我们多没验证过,为什么就深信不疑。小道消息,科学家说得话,专家说得话,多认为是对,那些信息不多是没经过自己验证,但就深信不疑。细菌大小,属性,原子大小,属性,基因,DNA,器官形状,功能,8大行星,科学发现,江湖传闻,保健知识,不多是没见过,也没有财力去验证。但就认为是真的。
还不因为是:符合真诚特征就是真的,假的不可能这么真实。不可能面面俱到。没亲身经历,有怎么会本色出演,没亲身经历,肯定漏洞百出。
-
为什么大多数多怎么说,那是真的。因为表述一字不差,多是一个意思。没有串供的动机,因没有利益关联。因为一个人真诚的动机,可能是假扮。网上全国各地10个人多怎么说,多是分享的动机。多是帮忙的动机,且意思一样。那没有理由是说谎。
-
为什么不符合认知,就疑惑
认知库,是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的。或者耳听目染,积累起的见识。不符合常理,就疑惑。不符合常理,就是用人类的知识无法解释。如奇闻异事,就难以理解,不可思议。
-
-
对错判断
小的时候对错判断靠本能,判断对错。如识别语气行为是真诚的,那判断是真的,那说得是真,那我就这么做。
如果为自己的说辞辩解,含糊其辞,本能识别到语气行为是说谎,那判断是假的,那我不理他,不听从。
以上是对,对方言语判断对错。
小孩对人和物的主观判断,靠的是依据本能好坏判断库,本能真假判断库,本能趋利避害,进行反应,进行判断,进行动作。
如:自己是外向,喜欢合群,别人也是这样的性格,因小孩互动中,大脑会犒赏意识,意识会爽,然后去亲近,因是小孩没多少经验,我舒服,你也肯定舒服,我喜欢一起玩,那你也喜欢一起玩。
小孩的认知建立,是通过本能告知好坏,本能告知真假,本能告知趋利避害,本能告知得失,认知是这样积累起来的。如:我吃到这水果,很甜,而且还爆汁,人很爽,这种舒服的感觉,实在爽,这样人活着就有滋味了。然后想,我吃了舒服,那别人吃了也肯定舒服,然后就去开家水果店。这就是靠认知做出的判断,靠自己认知创的业。
这就是主观上的判断,我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认知,就做出什么样的判断,及动作。如果认知不够,就只能靠不断试错,积累经验,积累认知。
认知决定判断,对宇宙的认知,就是了解物体的属性。对人的了解分2类,一类是人个体的人性,一类是组织的性质。对物的认知,分为:物体的属性,工具装备的性质。了解了人和物,就了解了全宇宙。
我们常说的符合常理,符合逻辑,,说的就是符合人性,符合物性。
比如:最近看到投毒事件,一个市连续上百人中毒,最后线索多指向一家包子店。然后在店里的食物上查到有毒老鼠的药,但警方排除店家嫌疑,因生意很好,不可能砸掉自己的饭碗。但警方在傍边调查的时候,发现傍边的一家包子店,是关门的。经过调查这家店是毒包子店的老乡,经调查这老乡回老家了,但打电话给老家说没有回来啊,然后查到坐火车去别的省了,最后抓住这人,确定是毒包子店的老乡干的。
这就是凭认知破的案,凭对人性认知破的案。这就是对错的判断
-
-
让AI能想象
一个因果逻辑,一个3D感知就能对宇宙产生认知。
一个逻辑想象,一个三维想象就能产生创造。
想象出来的东西,是否符合逻辑,是否符合现实。要靠认知的积累,认知要像对的,或者说要像认知符合逻辑。要靠验证,要靠试探,要靠实验,要靠是否符合逻辑。
认知是怎么积累,
要眼见为实。靠对方动机判断,动机真诚,那说的是真。靠是否符合真理,符合那是真的。等等。是否真假,脑子有先天预设逻辑,符合逻辑那就是真的。
像炒股,你没有认知,没有思维,对股票未来走势就会一片迷茫。
有比如:你对打仗没有认知,没有思维,会对行军打仗一片迷茫。
思维是什么:
思维就是思考的各种维度。
对事物,进行换位思考,模拟思考,远见思考,点面思考,知己知彼的见识。各种可能的模拟。各种关联联想。最后想象出来的事物符合逻辑,那就是对的。
现在的大模型,能记住网上所有的东西。已经记住的东西,能回答倒背如流。但那些内容让人心动,让人震撼,大模型还是不知道。
AI对未来,如何思考,如何想象,还是一片空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主题

343

帖子

85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851
55#
 楼主| 发表于 6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让AI能想象
一个因果逻辑,一个3D感知就能对宇宙产生认知。
一个逻辑想象,一个三维想象就能产生创造。
想象出来的东西,是否符合逻辑,是否符合现实。要靠认知的积累,认知要像对的,或者说要像认知符合逻辑。要靠验证,要靠试探,要靠实验,要靠是否符合逻辑。
认知是怎么积累,
要眼见为实。靠对方动机判断,动机真诚,那说的是真。靠是否符合真理,符合那是真的。等等。是否真假,脑子有先天预设逻辑,符合逻辑那就是真的。
像炒股,你没有认知,没有思维,对股票未来走势就会一片迷茫。
有比如:你对打仗没有认知,没有思维,会对行军打仗一片迷茫。
思维是什么:
思维就是思考的各种维度。
对事物,进行换位思考,模拟思考,远见思考,点面思考,知己知彼的见识。各种可能的模拟。各种关联联想。最后想象出来的事物符合逻辑,那就是对的。
现在的大模型,能记住网上所有的东西。已经记住的东西,能回答倒背如流。但那些内容让人心动,让人震撼,大模型还是不知道。
AI对未来,如何思考,如何想象,还是一片空白。
-
-
精简记忆过滤无用信息简单计算,无人机,机器人能独立完成战场任务
以现在手机的性能,完全能让无人机,机器人,独立完成战场任务。
现在军用无人机,不是靠远程控制就靠超级计算机控制或者靠GPS导航,一旦无人机受到电磁干扰,军用无人机就趴窝。
人的大脑没有主流观点说的那么强。3000个汉字+加减乘除,在小学花了5年时间才学会。注意力同时注意只能一下注意3个,按时间轴,空间轴顺序回忆一天,也就回忆1000条信息。遇事条件反应不算,触景生情的不算。刻意记忆+潜意识记忆容量加起来也就300MB到1GB左右,逻辑想象,只能记三步,上一步,现在,下一步。三维模拟,只能模拟2个量,如:太阳不动,地球在动,同时模拟3个量,大脑就罢工。
纵观现代战争,导弹,大无人机,袖珍无人机绑炸弹去炸,比起人肉去攻防,不知强多少倍。用人肉去攻防,就好比用冷兵器对抗热兵器。
-
-
因果记忆能高效记,在于一个因果占用不了多少硬盘
在理解状态下,自己因果想法,自己的因果动作,物体的因果属性,自己的因果情绪反应,对方因果动作,动漫的因果事件,占用不了多少硬盘,就一个因为所以,占用不了多少硬盘。
就因为因果事件不占硬盘,所以我们看完一大堆电影,电视,动漫,游戏,重看会触景生情,一看就知道剧情是怎么样的。
就像提高记忆书(记忆宫殿),只要把要记的事情,在记忆宫殿的一件物品,赋予一段因果情景的信息,就能关联上。因想象出来的因果情景,也在高效记忆行列之中,因因果记忆占用不了硬盘。经过复习加固,扛过短期遗忘曲线,以后在脑海看到这物品就能触发记忆,能索引该信息。
有些重要的事情不在记忆宫殿打上标签,忘记了多不知道在哪找回标签,运气好,会触景生情找回。
-
-
AI敢想敢坚持才能创造奇迹
爱迪生发明电灯泡,试了1000次,才成功。一般人从想,到实验,最后失败,耗尽了财力精力,然后怀疑人生,最后情绪变成了胜骄败馁,
瓦特造蒸汽机也不是一次成功,也不是看到成功,而是兴趣,而是信念。
如果人人多能预见,那就不是创造。
所以AI敢想,敢持续的想,才会创造奇迹。
怎么判断是对
最后想出来的事物,符合人性,物性,那就是设想成功,推理成功。
如果创造了全新的事物,那就是创造了奇迹。
怎么想象
进行换位思考,模拟思考,远见思考,点面思考,知己知彼的见识。从人性,物性的角度思考。各种可能的模拟。各种关联联想
怎么判断是好
好的维度分很多种,如时间空间数量大小冷热香臭甜苦知己帮手贤内助分享共鸣聚散进退明暗差优难易新旧美丑智笨善恶丰富单调神奇普通亲和孤僻爽快压抑温暖愤怒同情爱恨情仇利己利国和对比
-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陕ICP备15012670号-1    

GMT+8, 2025-10-9 18:52 , Processed in 0.060368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