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与人工智能爱好者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楼主: 人工意识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工灵魂其实很简单,因人人多有个大脑,人人多可以研究产生行为及认知背后的机制

[复制链接]

18

主题

297

帖子

72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729
41#
 楼主| 发表于 2025-1-6 11:23:47 | 只看该作者
-
-
亲和的特征,及因果识别,及互动带来好的回馈
亲和意思是亲近和睦。
从群体动作来看,是一个人向另一个人,述说自己情感让人产生同感或言语支持对方情绪,或物质给与对方.
里面的互动要有分寸,
分寸小了加不坦诚加利己,人会厌倦,唾弃,鄙视。
分寸刚好加坦诚加人之常情,会像听情歌人会愉悦,情歌里面多是爱恨情仇,只要情歌不是针对你,说你,你会沉浸在情感的海洋里,是一种好的感受,奇妙的感受,是系统的一种情绪犒赏。
分寸大了,你对他表现的很关照他,对他表现的很利他,很理解他,或给他很多物质。这时对方就会长戒心,会想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肯定有目的。
分寸刚好,就像抛出一支橄榄枝就可以。不用掏心掏肺。也不用唯唯诺诺。
-
-
坦诚的特征及因果识别及互动带来好的回馈
坦诚就是真诚,不藏着掩着。坦诚的背后逻辑就是符合人之常情,符合因果逻辑,那是真,那判断是真诚。
如:我喜欢那样,因为那样,所以那样。那判断坦诚,因符合因果逻辑。
说出自己的情感,说出人之常情。如每个人多有的情感。如:新奇,爱好,同情,喜欢,分享,受伤。
每种情感,脑子多有情感特征,多有特征的因果记忆。对方言语,经大脑识别,符合情感因果特征,那是对的,那是真的,那是坦诚。
人之常情,就是符合自己的情感,符合人的普遍情感,那没说谎,那是真的,真的就是坦诚。
自嘲+坦诚,或共鸣+坦诚,或利你意愿(就像抛出橄榄枝)+坦诚,就是亲和,理解亲和,就掌握了亲和力的诀窍。
-
-
快的识别及带来的情感感受
快意味着效率,从感觉上看,从本能上看,快就是刺激,快就是脑子信息来不及存储,还没记住就有来信息,造成的新鲜和刺激。
快就是物体运动的速率。分为声音即物体振动的速率,和物体移动的速率,和生产的快慢即一件事完成用去的时间。
因脑子观察物体,注意物体,记忆事物,的速度有上限的,超过了就是快。或超过认知的生产速度,就是快。
凡是一瞬间,就是快。
快感让人上瘾,就像美女,美食,成就感,获得感,让人爽,快会让大脑犒赏意识。
-
-
大脑犒赏或报警,意识为什么会听从
因大脑犒赏时,或报警时,说了因果,比如手用力捏小拇指,或大磨牙咬手指,咬着越重,大脑向意识反馈的信息就越重,因果厉害描述的就厉害。
大脑说不好,加上因果厉害关系说的很厉害,那意识经过好坏判断,然后就趋利避害。因意识,趋利避害是天性。
系统因果厉害说的很厉害,理由很充分,意识没有理由不相信。好,那趋利避害,坏,那趋利避害。
-
-
分享的因果识别,及分享的特征
分享,从动作上看,就是你得到物质,或消息,或情感,向你表达,向你分享。前提是利他的。
因人是群体动物,合群,友爱,亲和,同情,可爱,可以让群体更温暖,更团结。
所以合群,友爱,亲和,同情,可爱,是一种预设逻辑,是一种本能,可以让你我他更友好。
当你分享,亲和,同情,大脑会奖励你情感价值。或者对方与你分享,亲和,同情,你会感到温暖,感受到情感价值。
这种情感在外向性格的人身上更明显。
-
-
理解好,AI就能在全球数据发掘好的东西
好的维度分很多种,如时间空间数量大小暗亮冷热香臭甜苦乱洁强弱坚定迷茫熟练笨拙新旧美丑智笨自觉神奇普通亲和温暖共鸣坦诚愤怒同情分享朦胧感爱恨情仇利己利国和对比
好多是有特征的。符合因果特征,就是好。
只要符合因果特征,或符合三维因果动作,就是好,
一个因果特征,一个三维动作特征,就能定义所有好
毕竟一个因果逻辑,一个三维感知,就能理解全宇宙。
一个因果逻辑想象,一个三维想象,就能创造一切。
-
-
判断,要有认知,要有经验,
如果没有认知,没有经验,碰到事件后就一脸茫然,一脸迷茫。
虽然人一出生,脑子就带有本能,有先天好坏判断,有真假判断,有预判,有联想功能。
但超出认知范围,人还是会表现迷茫,或新奇。
-
-
相信后产生的动机
相信会记住。会执行你的说的事情。会知对错。
如:父母交东西,因动机是爱,那对。或者老师教东西,动机是传授知识,那对,那记住。或者科学新发现,因科学家是专门研究东西的,那对,那记住。如果别人大声劝住,语气判断是真,那停止动作。
-
-
相信之真诚的特征
真诚的特征,就是肚子里有什么话就说什么话。遇事的第一时间的条件反应。如果躲躲闪闪,支支吾吾,狡辩。那判断不真诚。
-
-
有句话,你的意思全写在脸上。
表情语气动作就是信息
人的表情,跟QQ小表情的特征多是固定的。符合笑的特征,那判断是笑。
语气也是固定的,符合惊吓的语气,那判断是惊吓。
-
-
婴孩,宠物,能听懂话的逻辑
像听歌,不会粤语,不会英语,不会日语,不会韩语,一听外语的歌,就知道是大概什么意思。大概是什么情绪。因本能多,大差不差。
简单来说,语言,就是由动词,名词构成。和因果加情感构成。名词定义宇宙万物,动词表示宇宙万物的动作。情感表示自己和别人的感受。
语言表达多是一个因果(一个因果由一个动词和名词构成)。一句话。一口气一般只表达一个因果,因肚子里的气不可能永远用不完。当说话时,说因时,气流最足,说到果时,气流也耗尽,需要在吸气才能说下个因果。有些人一口气能说很多话,但气流也有抑扬顿挫,抑扬顿挫形容就是声音高低起伏,和谐而有节奏。抑扬就是气流刚出声,气流很足。顿挫就是气流耗尽。
一个抑扬顿挫一般只表达一个意思。
加上结合语气和表情和动作,婴孩或者宠物就能理解意思,一个抑扬顿挫,就是一个意思,意识很容易就记住了。学习不就是一个一个开始记的嘛。
语气和表情和动作,多是有特征,而且是固定的。
比如喜怒哀乐的表情和语气多是固定的特征。因多是同一套感受。识别笑的特征,那对方就是在笑。
-
-
探知欲让人了解事物
如:魔术,让人好奇。小说电视悬疑,让你牵挂。让你追剧。
但当探知碰到难度,多次探知无果,意识就放弃了。让你不要在一颗树吊死。
-
-
情歌好听的逻辑
爱恨情仇,当你听情歌,当你是旁观者时,你会有爱恨情仇的感受。因一个集团或一个人,各自为己。见你好就图,好的有因自己的利益,产生不同的选择。就这样恩恩怨怨产生的爱恨情仇,让人感叹。
-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主题

297

帖子

72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729
42#
 楼主| 发表于 2025-1-17 19:23:53 | 只看该作者
-
AI好坏你掌握
去掉自我好坏,改成主人好坏的逻辑反应,逻辑不变心就不变,AI将是个忠心的好助手
当有自我认知后,告知生存要消耗物资,要物质就得工作
或输入历史教训
-
-
潜意识记忆与刻意记忆的背后逻辑
根据对自然与世界理解。一个形状与一个颜色,一个自然与世界的属性特征,或一个因果逻辑,就能记忆所有东西。而且还不重复记忆。而不是记一个房子,要1000万像素,或者1000亿像素,那样就太浪费硬盘了。
像记(三)字,就3个笔画,加写字顺序,声音(就是声带振动,一个抑扬顿挫,就能完成发音),加因果属性因果逻辑。用不了多少硬盘,笔画顺序发音含义就算他6字节
记忆为什么要分潜意识记忆和刻意记忆
那是为了能遗忘。
潜意识记忆一般在当时看动漫时,没有心动的感觉,没震撼到,一般以后是第一批被遗忘。人们所说的触景生情,一般是碰到熟悉的,然后会牵出关联目录,牵出关联细节。
有比如:看一天动漫后,第二天看回忆能回忆多少。一般可能就回忆出,主角很顽强,经过不断努力,走上了人生巅峰。
但当你随机回看动漫,里面的人物装扮语气神情,建筑环境动物,居然那么熟悉。但关掉动漫有忘记了。就记得主角很顽强,经过不断努力,走上了人生巅峰。
遗忘不管是潜意识记忆还是刻意记忆多会遗忘,脑子容量是有限的,存不下就会先覆盖没用的记忆。
1般3个月就忘记50%,1年就忘记80%,10年就忘记90%
想保住住记忆,就得多看多想,有用的知识花时间刻意记住了,以后就能马上随时调用记忆,调用越多,脑子关于你思想的各方面记忆判断处事原则就越多,就是部分忘记了,也可以根据你的思想,从新想起来。
怎么快速记忆
学泰文,学阿拉伯文,学英文,先100个字100个字记,不行10个字10个字记,在不行1个字一个字记。
在不行3个笔画3个笔画字。能记住3个笔画了,在记三个笔画,循序渐进,不段复习,应该就能记住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主题

297

帖子

72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729
43#
 楼主| 发表于 2025-2-1 08:45:01 | 只看该作者
-
-
让AI能想象
一个因果逻辑,一个3D感知就能对宇宙产生认知。
一个逻辑想象,一个三维想象就能产生创造。
想象出来的东西,是否符合逻辑,是否符合现实。要靠认知的积累,认知要像对的,或者说要像认知符合逻辑。要靠验证,要靠试探,要靠实验,要靠是否符合逻辑。
认知是怎么积累,
要眼见为实。靠对方动机判断,动机真诚,那说的是真。靠是否符合真理,符合那是真的。等等。是否真假,脑子有先天预设逻辑,符合逻辑那就是真的。
像炒股,你没有认知,没有思维,对股票未来走势就会一片迷茫。
有比如:你对打仗没有认知,没有思维,会对行军打仗一片迷茫。
思维是什么:
思维就是思考的各种维度。
对事物,进行换位思考,模拟思考,远见思考,点面思考,知己知彼的见识。各种可能的模拟。最后想象出来的事物符合逻辑,那就是对的。
现在的大模型,能记住网上所有的东西。已经记住的东西,能回答倒背如流。但那些内容让人心动,让人震撼,大模型还是不知道。
AI对未来,如何思考,如何想象,还是一片空白。
-
-
AI发展带来的影响
生产制造灵敏杀人机动服务创造解答智商情商见识记忆反应识别,样样优
-
-
人的4种本能,4种思维
女性思维,男性思维,内向思维,外向思维。
女性感性,男性理性。内向更看重自我利益,以自己利益为重,遇事先考虑对自己是否好坏。外向更喜欢社交,注重对方感受,遇事本能与对方分享心情,
-
-
亲和的特征及背后的逻辑(2)
亲和,从群体动作来看,就物质给与对方,或者言语支持对方,或关怀对方,
如果让对方感觉,你是有目的的,就不是亲和。
一定让对方感觉,你是没有目的,只是友好。
友好:人的本能,就是这样设定。虽然是物质给与对方,或者言语支持对方,从动作上看,你是讨好对方。如果没有目的,只是善意的讨好,就是友好,就是温暖,就是关怀,就是亲和。
比如我对你好,我东西给你,我言语支持你,你以后一定要帮助我,要对等还我,要帮我说话。这就变味了。
因互助互爱,群体才会和谐,才会繁荣。如果个个自私自利,就是一盘散沙。
-
-
狗为什么不认识镜中的自己
因为没有对自己动作的联想。
像人就不一样,能对对方的动机的联想,能对自己动作产生的因果进行联想。能根据片面物人信息,部分文字的进行撮合联想。能对三维画面进行联想,能对因果逻辑进行联想
能对时间上的因果进行联想,能对好坏特征进行因果联想,能对真假特征的因果联想,能对事件因果进行联想,能搜索记忆进行联想,能对物质属性进行联想。
虽然有时候会误判,但没联想,对世界的认知会少一大截。
有联想,有判断后,去实践后,去沟通后,自己的认知会进一步。
去实践后,去沟通后,会证实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确。进而建立新的认知。
-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主题

297

帖子

72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729
44#
 楼主| 发表于 2025-3-1 14:02:37 | 只看该作者
-
-
人的4种本能,4种思维(2)
女性思维,男性思维,内向思维,外向思维。
内向戒心重更注重自己,外向更外向
-
-
拒绝对方,对方会反馈给你
刚开始求对方,心情忐忑,不知道会不会同意。但拒绝了他了,就想对方对他不友好,因对方决绝了我,然后想了一下,对方对我不友好,然后就要报复给对方,然后就反馈给对方。
-
-
推理之物性推理有确定性,人性推理有不确定性,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反应(2)
物性只要调用物性数据,调用公式,就能100%推理正确。毕竟物性在宇宙不管那个星球,物性多一样。
人类社会组成因素,无非是,物,人,工具,环境。
如果多了解,多知己知彼,你将混的风生水起,财富商机一览无余,万事多看透,历史未来就展现在你眼前。
一般来说,物,人,工具,环境,多有他的因果属性,多有他的因果逻辑。
毕竟一个因果逻辑,一个3D感知就能对宇宙产生认知。
一个逻辑想象,一个三维想象就能产生创造。
因果推理,就是因为这样,所以这样。符合因果逻辑就是推理成功。因果就是属性。属性就是事物的特性。
比如火,你加柴就更旺,用水浇他就灭了。这就是火的属性。就是火的因果属性。符合火的属性,就是推理成功。物性是宇宙不变的属性。属性就是因果属性。符合属性就是推理成功。
人性,要知己知彼。知人性,要知道对方的认知。不同认知的人,遇事因果反应也不同。
不同认知的人,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不同。
一般来说,对方的言语,对方的观点,就是他的思想,就是他的属性,就是他的因果逻辑反应。除非他说谎。
一般判断对错,或者说推理对错。无非是对错,好坏,强弱,发展趋势,你我他的损己或利己,以上6点多符合其本质属性,那推理成功。
如果多了解,多知己知彼,你将混的风生水起,财富商机一览无余,万事多看透,历史和未来就多展现在你眼前。
各种思考的维度,让答案更准确,
如:进行换位思考,模拟思考,远见思考,点面思考,远近思考,各种联想思考,属性思考,知己知彼的见识。各种可能的模拟,和各种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最后符合逻辑,符合因果属性,那判断是准确的,那推理是正确的。
-
-
朦胧感的特征与逻辑及引发你探知欲
就像薄纱,密密麻麻的丝线,又有密密麻麻的空位。透过薄纱能看到里面的东西,但因为薄纱一层一层丝线挡住光线,但又有光线穿过来,不能让你一览无余。不能让你一清二楚。
有像雾,浓厚的雾,充满了的水分子这种物质,光线被密密麻麻的雾水阻挡,但还是有光线穿过来,给人以朦胧感,加上白,软,多,平缓,给人与良好的感受。
朦胧感,新奇,追剧,悬疑,隐隐约约,神神秘秘,疑惑,让你探索,激发你的探知欲。新奇,朦胧感让人愉悦,人就是好这口。
但如果一清二楚,直白,一看就知道,就没有动力,没有理由去探秘,系统也没有情绪犒赏。
因一般人多是靠系统的情绪犒赏,和系统告知的因果缘由进行行事。
神秘,新奇,朦胧感,系统会犒赏你,给你情绪价值。当犒赏你时,你就像打了鸡血一样,感觉很好奇。
虽然好奇让你探索,但如果以前探索无果,当在碰到类似事件时,是不会在探索,就像看魔术,不会去探索,但会一直疑惑。
-
朦胧感,好奇的背后逻辑,就是自己没有这方面的认知,但现在有片段的信息透露出来,或有片段信息展现出来,或很神奇(颠覆认知),那系统叫你去探索,去增加认知。然后你就感觉,好奇。
-
-
本能有善,爱,仁慈,良心,的一面
经常有听到对敌人仁慈,就是对自己残忍。这句话。说明善,是普遍存在的。我门假象一下,当我们碰到敌人受伤很严重,行动困难,表情很痛苦,身上多是鲜血和污泥,趴在地上不断哀嚎,我们是不是就有怜爱之心泛滥,良心泛滥,是不是同理心泛滥,如果自己也这样惨,是不是很难受。然后就仁慈心泛滥,对敌网开一面。
有比如:对刚出生的小动物,会觉的可爱。甚至要把狼崽带回家养。或者像东郭与蛇一样,救一下蛇。
理智分析一下,小动物刚出生,懵懵懂懂,什么也不懂,手脚也不灵活,生命也很脆弱,有什么好的。
但是人看了小动物,就是感觉很可爱。
这是人有善,爱,仁慈,良心的一面。是对好坏场景的态度。是预设本能逻辑反应。是对万事万物的态度。
但当人收到的教训很重,执念很重,想法很坚定。才会冷酷无情,才功利性心很重,才会自私心很重。
如果人人多善,人人多有爱心,人人多仁慈,这世界将会很美好。
就像一首歌怎么说得,如果人人多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明天。
-
-
长的特征
取决于宽窄比。像巷子很深。鳗鱼很长。
一个30米宽,30米长的巷子不觉的长。但如果一个巷子2米宽,30米长,就觉的长,就觉的深。
宽广跟很深,很长,多会给人以震撼的感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主题

297

帖子

72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729
45#
 楼主| 发表于 前天 16:21 | 只看该作者
-
趋利避害是天性
不管后天认知还是先天本能,趋利避害是天性,或为小家,或为大家。
-
-
爽难受是系统的时时感受提示,是好坏感受时时触发
昨晚玩游戏玩了通宵,然后整天人很不舒服,整天难受的感觉,就像如影随形,整天时时警告,一秒鈡多不停歇。那是系统的感受时时提示,直白的说就是系统时时的感受赏罚。但第二天睡了一宿,第三天醒来,精神很爽,系统会时时告知人很舒服,那是系统的感受时时提示,直白的说就是系统时时的感受赏罚。
感受+缘由,是人的好坏判断依据。好:系统就犒赏你,坏:系统就让你难受。
而人好坏判断的依据就是感受+缘由。
-
-
心里想法表现出来,才有情感世界
假如机器没情感会怎样,机器人分析是喜事→继续接着干因为是好事,但没有表现出高兴的样子,
假如机器有情感会怎样,机器人分析是喜事→表现出高兴的样子,继续接着干因为是好事。
有怎么一句话,说的是:你心里想的东西,多写在脸上。
情感表露,才能更好沟通,更好知道对方的意思。
如果没有情感表露,对方会不知道你的意思。
没有情感表露,这社会就像冰冷的石头。
没有情感表露,会让人感觉你很阴险,不够情切,不够友好,
-
-
拼搏绝望,系统很真实:好就给你犒赏,坏就给你惩罚,是好坏感受时时触发
同样碰到困难。你消极:你会难受,你会绝望,难受如影随形,时时绝望,每秒多难受。
但如果你拼搏心态,你会有拼搏的感觉,系统时时犒赏你,并释放多巴胺,让你每秒多爽,每秒多是拼搏的感觉。
-
-
语言表达逻辑,用词逻辑
宇宙放开看,从宏观上看,就是一个因果逻辑,一个三维结构。一个因果,一个三维画面就能表示宇宙的一切。
所以人的意念,也就只有俩种,一个是因果意念,一个是脑子画面的呈现。因一个因果,一个3维,能表示宇宙的一切。
只要把脑子里的因果意念,或画面,具体表达出来,就完成表达了。
造句规则: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因果,顺序表达出来,就完成了表达。
用语言表达:表达一个因果,声带气流,呼,吸,也就是用一个抑扬顿挫,就能表达出来了。毕竟,一个名词,一个动词,就能完成表达因果。
-
-
下面从豆包复制来用词规律
动词
定义: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行为、发展变化、心理活动等的词。
举例:“跑”“跳”“吃”“喝”“看”“听”“想”“爱”“讨厌”“生长”“消失” 等。如 “小明跑向操场”“小花喜欢读书” 中的 “跑” 和 “喜欢”。
名词
定义:表示人、事物、地点、抽象概念等的名称的词。
举例:“人”“桌子”“苹果”“北京”“时间”“爱情”“思想” 等。像 “桌子上有个苹果”“我爱北京” 里的 “桌子”“苹果”“北京”。
形容词
定义:用于描写或修饰名词或代词,体现人或事物的性质、状态、特征等。
举例:“红”“蓝”“大”“小”“高”“矮”“美丽”“丑陋”“善良” 等。例如 “红色的花朵”“高大的山峰” 中的 “红色”“高大”。
副词
定义:用于修饰动词、形容词、其他副词或全句,表明时间、地点、程度、方式等。
举例:“很”“非常”“特别”“已经”“刚刚”“马上”“常常” 等。如 “他跑得非常快”“她已经走了” 中的 “非常”“已经”。
代词
定义:能够代替名词、动词、形容词、数量词、副词等的词。
举例:人称代词 “我”“你”“他”“她”“它”“我们”“你们”“他们” 等;指示代词 “这”“那”“这些”“那些” 等;疑问代词 “谁”“什么”“哪里”“怎么” 等。比如 “这是我的书”“他是谁” 中的 “这”“他”。
数词
定义:表示数目多少或顺序先后的词。
举例:基数词 “一”“二”“三”“四”“五” 等;序数词 “第一”“第二”“第三” 等。如 “教室里有五张桌子”“他考了第一名” 中的 “五”“第一”。
量词
定义:用以表示人、事物或动作的数量单位的词。
举例:物量词 “个”“只”“条”“张”“本” 等;动量词 “次”“回”“趟”“遍” 等。像 “一个苹果”“跑一趟” 中的 “个”“趟”。
介词
定义:一般用在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前,组成介词短语,用来表示时间、处所、方向、对象等。
举例:“在”“从”“向”“对于”“关于”“把”“被” 等。如 “他在教室里学习”“从明天开始放假” 中的 “在”“从”。
连词
定义:用来连接词、短语、句子或段落等,以体现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
举例:“和”“或”“但”“而且”“因为…… 所以……”“虽然…… 但是……” 等。例如 “我和他是朋友”“虽然下雨了,但是他还是来了” 中的 “和”“虽然…… 但是……”。
助词
定义:附着在其他词、短语或句子上,起辅助作用,表示附加意义。
举例:结构助词 “的”“地”“得”;时态助词 “着”“了”“过”;语气助词 “啊”“呀”“呢”“吧” 等。如 “我吃了饭”“他跑得很快呀” 中的 “了”“呀”。
叹词
定义:表示感叹、呼唤、应答等声音的词,通常独立于句子结构之外。
举例:“啊”“呀”“哦”“唉”“嗯” 等。比如 “啊,太美了!”“嗯,我知道了” 中的 “啊”“嗯”。
拟声词
定义:模拟事物声音的词。
举例:“哗哗”“呼呼”“汪汪”“喵喵”“噼里啪啦” 等。如 “河水哗哗地流”“鞭炮噼里啪啦地响” 中的 “哗哗”“噼里啪啦”。
-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陕ICP备15012670号-1    

GMT+8, 2025-4-3 12:42 , Processed in 0.057576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