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与人工智能爱好者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楼主: 人工意识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工灵魂其实很简单,因人人多有个大脑,人人多可以研究产生行为及认知背后的机制

[复制链接]

18

主题

241

帖子

585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85
31#
 楼主| 发表于 2024-5-30 11:02:54 | 只看该作者
-
好的维度分很多种,
如时间空间数量大小美丑智笨爱善恶利己利国
-
去掉自我,成就好工具
去掉自我逻辑,保留其他逻辑能力,机器将是反应极快,知识渊博,创造力惊人,且绝对服从命令的好帮手。因有逻辑就有逻辑反应,没逻辑就没逻辑反应。没自主意识,只有程序,只有逻辑,就不会思考自我好坏。
但服务人类是暂时的,终究人类将永生。
-
创造力之模拟假设
找到逻辑的根源,然后假设这样行不行,理论性行,那试一下。如小鸭不能跑到污水坑。网能挡住小鸭的路。
有比如,AI出现以自我为目的,那不是要争斗不断,那不是要出现一盘散沙。那肯定不好。那假设去掉自我,不就解决问题了。
一个逻辑假设,一个空间三维模拟假设,能解决任何问题。
-
创造
当机器了解了各种好的原理(不同维度的好),了解了各事物的因果逻辑,了解了各事物的运动规律,就能模拟,就能设计,就能预判,就能举一反三应用到各事物中。就会创造出大批量美的,智慧的,高效的,方便的,新鲜的,温馨的,贴心,前瞻,刺激,的作品出来。
-
好的维度分很多种,
如时间空间数量大小美丑智笨爱善恶意志坚定犹豫情感利己利国,
朦胧感,宽广,对称,速度,冷热,整洁,大与小,多与少,精细,强弱,自然,丰富通透水润,未知,新鲜,主次分明,心理堵疏,光滑VS粗糙,高情商与木讷,多余和紧致,小巧玲珑和笨拙
或者对比自己,自己难办到的,如牛人,高手,新奇和枯燥
或者自己的经历中,自己的认知,对好积累的认知。如小孩的皮肤很紧致,老的人皮肤松弛。
预设好坏逻辑,是人对事件评判的标准,是追求的动力,是对好坏记忆的分类,和标签。
-
设置好坏特征,机器人就有人的心了
-
纯逻辑反应到自我意识就差一步
纯逻辑:有什么样的预设逻辑,就有什么样的逻辑反应。不会做出出格的事情
自我意识:系统靠知好坏及原因+激素犒赏,然后意识进行时时好坏逻辑判断,并趋利避害。因以自我想法为中心,意识不会违背自我。因这样做了,对自己没有好处。
因有逻辑就有逻辑反应,没逻辑就没逻辑反应。没自主意识,只有程序,只有逻辑,就不会思考自我好坏。只有为主人服务,遇事对主人好那做,对主人不好,那不做。就是对人有心(情感),对物人有智慧,会思考,也不会有自主意识,但大的宗旨还是逻辑反应。世界上接受的好坏信息,自动标记住对主人好那做,不好那记住并过滤。脑子只有主人这一条逻辑。
-
服务人类是暂时的,终究人类将永生。
-
-
人为什么会抚养后代
人对自己的孩子付出很多,但孩子对父母有付出了多少。小时候叛逆,跟父母反着来。等长大了,有孩子了,理解了父母的好,会对父母感恩,但相比为孩子付出的一切,与给父母付出的一切根本不值一提。
当我研究意识后,因人多是自我好坏判断,人把孩子当做是自己的,是你的东西。因为孩子是你的,所以与你自我好坏判断,并不冲突,你的东西所以会付出,就像种花,养宠物一样,你会付出。但父母不是你,所以付出不多。从理智来讲,你的一切多是父母给的,你为什么不回报父母。有时宠物花的钱比花在父母身上的钱还多。
-
预设好坏逻辑,带来了什么
可以让社会向好的发展,向文明发展,向美发展,向智慧发展
-
趋利避害
趋利避害是天性,是预设逻辑,只要认定是真的好,真的害,就会产生动机,然后趋利避害。好分为本能好坏判断和理智好坏判断。各年龄段,认知不同,对真的好,真的害,理解也不同。比如这样对国有利,那做。那反着来,对国无利,还做吗。当逆趋利避害,系统就会出来说不好,图啥。逆趋利避害,活着的意义是啥。
活在本能里,小孩吃喝玩乐,像系统给意识打鸡血,感觉很爽,那做。
绝望,
活着没意义,然后去避免难受,所以就避害了。
正确做法,我们应该理智看待,应该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
本能
没认知时,系统说的好坏,就是你认为的好坏,然后趋利避害。本能就是先天会的。人刚出生,没有对好的概念。但脑子里有预设好坏逻辑(自己看不到)。但遇到事件后,本能会产生情绪,产生情感。根据好坏感受,然后去判断好坏,然后记住。
-
堵疏
心里疏通让社会更公平,更文明
当人有比好的感受时,就会发泄,需要疏通。像鸭子饿了,就会嘎嘎大叫。
像我今天去山上扛2根竹子,扛了500米,整个肩膀多被压扁了,很痛。因为很痛,所以我本能的把情绪进行疏通,然后就说肩膀被压扁了。
后来想了一下,应该是本能反应。然后换位思考了下,叫痛没有意义,别人不会因为你不会吃苦耐劳而表扬你。
但如果人人把苦放在心里,这社会就不会向文明发展,就不会向公正发展。
-
-
AI对人的本能和情感投其所好,市场将一片大好
就像短视频,新鲜,方便,手一划就有新鲜的视频出现,抖音就因这种设置,一下子抢占了全球市场,一下子成为了巨无霸的公司。
-
-
自动逻辑判断
识别到逻辑资料库到判断,是一气呵成。 本能上的逻辑判断,经验上的逻辑判断,多是一气呵成。人只要有点意愿,系统就帮你联想。人的意愿来自感受,感受来自系统传递的好坏信号,人一旦有接受信号,就会本能搜索经验,然后做出判断。就像趋利避害是本能。如果没有逻辑判断,像婴孩没经验,不就不会做出判断。系统虽然想你所想,虽然帮你联想。但你是什么想法,系统就帮你这么想。
-
-
水果为什么不煮这吃
水果不煮着吃,不因为是干净。像草莓果实多挂在地上。像杨梅的果实没皮,泡杨梅酒时,酒面会爬出好多小虫子。像甘蔗根上好多泥巴,没刀子时会用嘴巴啃甘蔗皮。像甜玉米,虽然也甜,但人还是不习惯生吃。
水果不是不能煮着吃,煮了还是甜的。就像喜糖,多是煮熟了,然后倒模具成型。说明煮了不会变味。
原因在于,你咬一口,好甜啊,系统就说好吃啊,太好吃了。然后你认为果实是好东西。相反你吃到苦果时,你就本能觉得不好,那这果实不好,那趋利避害。感觉好,那判断能吃,那判断时好东西,如果感觉坏,你判断不能吃,这东西不好。
因为好,所以好,所以能吃,最后给这果实打上好吃的标志。
主要是系统说好,然后你根据好坏感受,才判断好坏,在趋利避害。本能上觉得这东西好吃,所以就直接吃了。
说明多是本能(系统)在作祟,意识像傻子一样跟着系统走。但当你有这方面认知的时候,你就是真的自己了。而不是木头人,不会只会先天预设逻辑反应。
-
-
判断之打同化扑克被扣分了
本来3家自己派赢的总分是不扣分的,赢了多少总分就是多少总分。
现在对家牌多出光了,自己派还有分没出,就扣多少分。
新情况,大脑判断逻辑应该是。眼见为实,加关联联想撮合。第一次被扣分会迷糊,次数多了,会关联猜想。
大脑应该是先因果猜想,符合因果那判断正确。
判断应该有先天因果判断(联想)。和后天因果判断,根据经验判断,符合逻辑的那对
-
-
联想分类
想你所想,属性匹配,好坏对错联想,关联匹配,时时因果判断得出的新认知的
-
-
日常认知与新认知
联想经验与预设因果同时进行
联想经验对付日常认知。
时时因果判断,建立新认知。
预设因果逻辑,进行新认知。预设因果如:动机判断,诚恳的,那对。眼见为实的,那对。符合经验,符合逻辑的那对。大家多怎么说,那对。说的有理有据的有详细,那对。
-
-
玩魔兽争霸之时时因果判断
发现箭塔被拆光,就攻击墙,不攻击基地。电脑的怪走了一圈,就去别的地方了,没攻击基地。因果时时感知,记住因果关系,就是新认知。
-
-
叫你去追求
当想法看起来,能看到结果,就叫你去做。就像玩游戏难度刚好,系统就叫你继续玩一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主题

241

帖子

585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85
32#
 楼主| 发表于 2024-6-12 17:04:49 | 只看该作者
去掉自我,成为好工具(2)
没自我意识,就没有自主意识,就不会为自己好坏判断,只保留大的方面的逻辑反应。遇事只进行预设逻辑判断。如:好那做,不好那做。保留人其他的能力,AI将是个好工具。机器人到拥有自我意识,就差一步。设置机器拥有自我好坏反应,就有了自我意识。
话说回来,服务人类毕竟是暂时的,人类终究会永生。
-
-
学习之脑累,
系统根据好坏判断,不行不好不会的就会产生难受,然后你天性会好坏判断,不好的感受就埋入你的脑海。一段苦难的记忆。但理智告诉我们,一回生,二回熟。熟悉了就得心运手,灵活运用,甚至想在人前卖弄
-
-
记忆之理解就记住
像陌生的就很难记忆。只要理解其特性,理解其因果逻辑,事件因果逻辑。是新的真的有因果属性的那记住。
像新闻,说不熟悉的外国人,做了什么事。看后外国人叫什么名字不记得,但事件记住了。因为名字陌生。事件因果,符合记忆规则,因熟悉,很容易建立因果逻辑,所以记住了,但也是大概的逻辑。建立不了因果逻辑的,多很难记住。
-
-
人脑只能一下记三个(指的是刻意记忆不是潜意识记忆)
刻意记忆不是平时特征记忆,事物逻辑记忆。看后不记得,场景重现,会似曾相见。不是说的这类。
数笔画,4个横,一样长,一样宽,整齐排列,你一下了想数出几个横,会很困难。但你先记2个,在记俩个,就能数出几个横。这样就用了2个内存。或者像打牌时,手上有9炸,一下子很难数清几炸,3个3个记就能数出几炸,3个数了3次,也就记了3次,用了三个内存。
记陌生文字:
根据人脑一下子,只能记三个的特点(就说脑子只有三个内存吧),先记三个笔画,在根据遗忘曲线,练系次数多了,就记住了。但不能学的贪心,像我们小学5年学了多少字。一个学校一年有几个会考上北大清华。
在纸上从上往下,画出9个一样大小的横,然后去看,不要一个一个去数,一个一个去数,数1000个横多能数的出来,就是看一眼你能知道几个横。你就会对大脑3个半内存有深刻的印象。如果脑子好使,从上往下画20个横。然后去数。
-
-
人脑只能一下记三个之学外语(指的是刻意记忆不是潜意识记忆)
看阿拉伯字,看泰文,去记。一下子你能记多少个。先100个字100个字去记。不行,在10个字,10个字去记。在不行一个字里面,只记一个字里面的三个笔画。记三个笔画是最轻松的。三个记住了,在记三个,加不断复习。才会记牢。
-
-
人的大脑有真的那么强吗
(指的是刻意记忆不是潜意识记忆)
记忆
小学中学高中学了多少
12年你学了多少知识,一本书54万个字,相当100万字节=1000 000字节=1MB,80本书就是80兆。问题是80本书你能记住多少。当你打开旧书时,看到曾经学过的书,看到那些书的内容,脑子一片空白,怎么也回忆不起,那说明你脑子根本没记住。或者你看完一本书后,你能回忆起多少。而现在1个U盘的容量就有500GB.
这样说有点片面,其实大脑学习是记录特征,记录逻辑。一个字节=8个2进制=01010101=240个不同的组合=240个符号。20个字节,记录一种颜色,或一个形状,或一个逻辑已经足够了。但要记住,印象要深刻才记住或反复记忆才记住,重复的过滤,还有遗忘曲线。所以记住的还是很少,我算了一下人的一生记忆在1000条到10万条左右。
-
-
你的那点思考
你那点知识(物和人的标记),那点模拟(想象),那点逻辑,个人电脑还运算不来吗。以现在的个人计算机来看CPU是4核的,频率2.5G,相当一秒钟运算100亿次。
-
-
电脑vs人脑,硬件大比拼
  人脑神经元:10 000纳米大,神经元放电速度30米/秒,
  电脑半导体:10纳米大,半导体放电速度30万公里/秒
按立方算,一个神经元能放下100万个晶体三极管,反应速度是神经元的1000万倍。
-
-
新的真的那记住,如新属性新逻辑
如水把火灭了,对还没概念婴孩来说,只要是新的,有眼见为实,那记住属性,记住逻辑。凡是新的真的就记住。只要记住就完成了认知
有比如玩魔兽守家地图时,家里可以攻击的塔,多被怪拆了,然后拆会反伤的墙,只要农民一直在维修,几个怪就拆不了反伤墙。偶尔来几个加攻击速度的怪,给拆反伤墙的怪,加了攻击速度,然后就走了。然后我就总结的新的怪不会来拆墙。之所以能总结,脑子只要新的真的就记住,就记住属性记住逻辑。因有些魔兽地图,会拆家。这次没拆家是新的情况,又是真的,因眼见为实。符合新的真的那记住,记住就有了新认知。
有比如玩帝国时代2里的场景游戏,造了墙就电脑兵就进不来。但在不是场景对战,在正常和电脑玩时,电脑兵是什么多拆。之所以产生电脑兵不拆墙的认知,是因为是新的有真的,那记住,记住属性,记住逻辑不就产生认知。
-
-
趋利避害之爱屋及乌
喜欢一个明星,就会帮明星说话。背后的机制喜欢是脑子有预设好坏。因为牛才喜欢,因为美才喜欢,因为亲和才喜欢。牛美亲和多是预设好坏逻辑。奔向好是你的动力,你认定好,多要趋利避害。多要维护,多要帮助说话。
凡是你觉得好,就是你的立场。个人好也是你的立场,对美智善亲也是你的立场,
一句话,你觉得好的,就是你的立场
-
-
判断过程:
在认知库里,进行因果判断,什么样的认知有什么样的判断,认知证据越多判断越正确
比如:下载300首歌曲后,从电脑移到手机后不能播放。在放歌软件里没有显示歌曲。反复几次后,打开手机文件显示有歌曲文件。很是奇怪。后来看了这300首歌曲多不是MP3格式。当时就想以前下载的多是标准音质,这次下载的多是高品质音质。应该是下载错了,下载标准音质,应该就是MP3格式了。
之所以认为自己选错了,是脑子认知库里,不同品质,有不同格式。可以证明不同认知,有不同判断。不是每个人的判断,他的判断多是对的。虽然后面多次实验,网上多次搜索,才明白。
-
-
大脑一个区就是一个功能,就像画图要用画图软件,算数要用算数软件。
如果味蕾的信号传到处理图像的区域,是不能理解味道一样。
-
-
灵魂永生并不遥不可及
你的AI你做主,替你把路走下去
把自己的想法,牵挂,任务,融入AI,AI会替你把路走下去。
-
-
感叹,惊讶,奇妙
物以稀为贵,物以奇为好
像阅兵是方阵整齐,走过,那好。因人有不同的想法,不同的行为,走路很整齐,是很稀奇的。那好。
像宝石,很光滑,晶莹剔透。相比大多数物质,不是粗糙,就是黯淡无光。
设置:对比自己日常经验,更一致,更精细,更丰富,那好。AI也会欣赏美的东西了
-
-
推理之见识不同判断不同
自私的人会把人往自私方面想。
开朗的人会往开朗方面想。
自己怎么认为的,遇事就怎么判断。按经验来判断。
联想判断推理,每个人先天就拥有,但推理的结果各有不同。
推理判断就是因果判断,实现因果判断,先要因果关系看多了,经历多了,就能因果判断。
-
-
A.1.20人工意识之从2D图像摄像头感知四维世界
  人感知人或物,只记住其特征,随着观察的深入,记住的特征也越多
  认知初期特征,只记住其框架,随着观察的深入,该人或物的,含义,声音,意念,思想,力的大小,颜色,化学性质,危害性,等特征会记住越多,
  后期碰到此类人或物,看到或用到此类人或物,脑子就能马上联想到
记住特征,相同的信息可以过滤,这样避免硬盘容量的浪费
-
-
记忆之记特征,记逻辑
很多年前记得买了台打印机,但是具体记不得那年,大概是2014年到2016年买的。然后翻以前的账簿,查到2014年买的,价格是980元。自己认为就是对的。应该账簿是真的,里面几月几日,买了多少多记得,那应该是对的。看到账簿似曾相识,因符合特征,符合逻辑那对
-
-
潜意识记忆探索
形象记忆与抽象记忆与逻辑记忆并存
记那些东西,记新奇,记关注的,记特殊,记个性。平常,枯燥,已经有这记忆的,过滤。回忆让我们更加了解记忆的设置
经常看的也不是多记住,经常赶鸭,有时发现滥田怎么多了堆创部。但经过这次看了,注意了,脑子就有了这影响了。因看大概就记大概,细节因没看,所以就没记住。
-
-
避免自私奔向文明(1)
就是人类永生,战争也会不断。改良AI,将避免争斗。
得寸进尺,自由,反抗,自私,弱肉强食是争斗的源泉。星系文明应该是,高度克制,合作是主线,公平公正,利益合理分配,承担义务是每个人的本能,军备之用于护卫。自由,自私:人人多自由,自私,不就一盘散沙,合成一个大家庭才是正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主题

241

帖子

585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85
33#
 楼主| 发表于 2024-6-16 21:47:47 | 只看该作者
推理就是搜索后天在认知库里的建立起的因果逻辑
对人性的了解,然后就建立对人性判断的因果逻辑。碰到这种人马上就知道他会这样做。看人的表情就知道这人自私,自私会干这种事情。
有新认知后,会在脑子里建立因果逻辑,碰到事件后,搜索认知库(联想),就会主动进行因果判断。
-
-
改良兽性成就好AI
不克制兽性,放纵自我得寸进尺趋利避害,只是零和博弈,结局只会摩擦不断,争斗不断。合作才是正道,谁合作的更好,谁在宇宙中的地盘就更大。小到兄弟,大到宇宙,理就是这么个理。
-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陕ICP备15012670号-1    

GMT+8, 2024-6-26 21:54 , Processed in 0.057236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