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与人工智能爱好者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1088|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浙大成功研制微纳机器人,可改善肿瘤诊断与治疗

[复制链接]

489

主题

489

帖子

191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91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3-28 23:01:1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近日,一款微纳机器人由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转化医学研究院周民研究员团队研制出。将通过以微藻作为活体支架,“穿上”磁性涂层外衣,靶向输送至肿瘤组织,成功改善肿瘤乏氧微环境并有效实现磁共振、荧光、光声三模态医学影像导航下的肿瘤诊断与治疗。

据enCE所了解,这项研究被刊登在材料领域著名期刊《先进功能材料》(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并被遴选为当期封面。论文的第一作者是浙江大学转化医学研究院交叉学科直博生钟丹妮,论文通讯作者为周民研究员。
周民表示,这项研究持续了三年,最早关注到微藻是源于一次海洋学院会议,和藻类研究的朋友聊天时受到启发。面对未来的应用前景,周民说:“该微纳泳体本质作为天然生物能够在体内得到有效降解,为生物杂化材料应用在靶向递送和体内生物医学中提供了转化前景。”

该研究工作得到了浙江大学眼科中心、浙江大学交叉学科项目、浙江大学现代光学仪器国家重点实验室、浙江大学恶性肿瘤预警与干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的大力支持,该研究也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资助。

微纳机器人指的是尺度介于微纳米级别,可以对微纳空间进行精细操作的机器人。由于其具有灵活运动、精确靶向、药物运输等能力,在疾病诊断治疗、靶向递送、无创手术等生物医学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现阶段针对微纳机器人的有关研究大多聚焦在体外,在体内治疗应用的更多预期功能仍具极大挑战性。

光合作用解决供氧不足
在肿瘤治疗中,为何需要微纳机器人靶向提供氧气呢?这是因为肿瘤细胞在快速增殖中消耗了大量的氧气,导致肿瘤组织内部存在缺氧微环境,这成为众多肿瘤治疗方法出现耐受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一般临床肿瘤治疗采用的放疗和光动力治疗中,患者通过高压氧仓吸氧来解决肿瘤内部氧气不足的问题。但这种方法往往收效甚微,并不能达到靶向供氧到肿瘤部位,难以提高疗效。

螺旋藻,一种生活中常见的微藻,作为水生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氧气。那么如何将该微藻送进肿瘤?课题组提出将超顺磁性的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通过浸涂工艺,均匀涂层至微藻表面。磁性工程化的微藻在外部磁场控制下,能够定向运动至肿瘤。

“研究的创新性在于无机和有机的微纳体,选择性把药物输送到肿瘤缺氧部位。”周民介绍,他们所研制的微纳机器人是一种光合生物杂交体系统,这个系统既保持了微藻高效的产氧活性,还兼有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的定向磁驱能力。

在具体治疗中,通过体外交变磁场将微纳机器人靶向运送并积累至肿瘤,通过体外光照,由光合作用原位产生氧气来减轻肿瘤内部乏氧程度,从而提高放射疗法的效率。“在小鼠的原位乳腺癌模型中,增强的联合治疗展现了明显的肿瘤生长抑制作用。”

光合生物杂交微纳泳体系统不仅对于放疗具有积极作用,而且经过射线处理后释放的叶绿素能作为光敏剂,产生具有细胞毒性的活性氧可杀死肿瘤细胞,实现协同光动力治疗。“正常的光动力治疗需要氧气和活性氧才能顺利开展,目前的微纳机器人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两个需求。”

此外,微藻中含有的大量叶绿素,也具有的天然荧光和光声成像功能,可无创性地监测肿瘤治疗情况和肿瘤微环境变化。“药物遇到荧光,就能表达出来。叶绿素是一面镜子能够找出来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48

帖子

134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34
沙发
发表于 2020-4-25 14:36:18 | 只看该作者

齐乐创立于2001年,是全球领先的机器人手板模型和快速模具专业制造商  需要可以联系我:孔15015162746(微信同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陕ICP备15012670号-1    

GMT+8, 2024-6-29 17:11 , Processed in 0.092846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