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人工意识 于 2025-1-17 19:37 编辑
我己窥探部分灵魂,你也能理解,因人人多有个大脑,人人多可以研究产生行为及认知背后的机制
-
-
我己窥探灵魂一角
-
意识的本质就是时时好坏感知,接着好坏思索,然后趋利避害
人活着一般靠大脑犒赏系统而活着,被犒赏时,感觉好啊,舒服啊,美啊,是真理啊。相反当累苦饿痛
或者靠认知和理智而活,说服自己那样做,好处多多。难受困难死不了人
有时你的判断和反应,看似天经地义。实则是系统在作怪,如很困,但你还想玩,不想睡,眼睛却时不时的闭上。如很难,绝望。然后你就放弃,堕落,消极,变流浪汉。
形象比喻:意识是司令。系统是兵,负责收集并告知好坏轻重感受和因果意见
-
-
好坏就是你的动机
-
-
对大脑的一点理解
左脑因果逻辑,右脑3D感知
因万事万物多有他的因果逻辑。因果可分为:以自己想法为目的的因果判断,本能上的因果反应,事件因果的判断,属性的因果判断,特征的因果识别,时间上的因果关系。
思考:因果关系经历多,就能进行因果思考。物体远动见多了,就能回忆进行想象
因为一个因果逻辑,一个3D感知,就能对这宇宙产生认知
一个逻辑想象,一个三维想象就能产生创造
-
-
新认知之底层逻辑
动机判断,诚恳的,那对。眼见为实的,那对。符合因果逻辑,那对。符合认知,那对。每个人多怎么说且有理有据,那对。如果新的真的那记住,记住因果属性就完成了认知
-
-
空间感,想法,好坏,真假,因果,预判,联想,系统主动想你所想,主动为你着想,并告知缘由给意识加情绪犒赏
-
-
预设好坏带来的影响
可以让自己和社会进步,因多觉的好,那多做。预设好坏是对万事万物评判的标准(好的维度分很多种,如时间空间数量大小暗亮冷热香臭甜苦乱洁强弱坚定迷茫熟练笨拙新旧美丑智笨自觉神奇普通亲和温暖共鸣坦诚愤怒同情分享朦胧感爱恨情仇利己利国和对比)美就是一种智慧的体现(如花瓶,跑车)
本能就是先天会的。人刚出生,没有对好的概念。但脑子里有预设好坏逻辑(自己看不到)。但遇到事件后,本能会产生好坏感受。回顾感知自己因果反应,就会知道背后逻辑。
-
-
设置以上逻辑,AI就能理解好,产出好。好到让人爱不释手
-
-
影响
终端+超级电脑,手机在身边超级电脑就在身边(前提能联网),让你感受超级大脑(硬件)+高度智能(软件)的厉害。识别机动监控创造解答服务全搞定。
灵魂永生,星际旅行变可能
-
-
虽说好坏判断是天性
但输入历史教训,AI将更文明,
输入真的好坏经验与认知,AI动机就进入正轨
或者去掉自我好坏,改成以主人好坏的逻辑反应,还怕AI乱来
-
-
凡是有度,系统有个度
如新的知识,新的事物,第1天很新鲜很震撼,3个月就平淡,3年后就变厌倦,不是事物变差了,而是系统让你别浪费时间了,因你厌倦,就不在花时间在上面。
如挑战9次后,很难,很难的事情你挑战了9次,然后你就放弃,其实是系统叫你放弃。
在打仗时,你被抓去当俘虏,你不配合9次,或反抗了9次,然后就放弃了反抗,因没用,然后任命。
之所以有个度,是系统叫你不要在一件事情上不要一辈不放手,不要一辈重复。不要在一棵树上吊死
如审美疲劳,吃厌了,听厌了,绝望,放弃,枯乏的工作,多是系统计算满足次数后,才说不行或不好。
那些决心大的,积极的,意志力大的,那些死扣,有勇气的,是后天经验决定其行为的,跟先天没关系。
-
-
人为什么会抚养后代
人对自己的孩子付出很多,但孩子对父母有付出了多少。小时候叛逆,跟父母反着来。等长大了,有孩子了,理解了父母的好,会对父母感恩,但相比为孩子付出的一切,与给父母付出的一切根本不值一提。
当我研究意识后,因人多是自我好坏判断,人把孩子当做是自己的,是你的东西。因为孩子是你的,所以与你自我好坏判断,并不冲突,你的东西所以会付出,就像种花,养宠物一样,你会付出。但父母不是你,所以付出不多。从理智来讲,你的一切多是父母给的,你为什么不回报父母。有时宠物花的钱比花在父母身上的钱还多。
-
-
犒赏系统之闭眼想睡觉
困了,系统告知困了,然后就把你眼睛闭上。如果硬是睁开,系统会告知很困,然后眼睛时不时的闭上一下,最后你靠意志睁眼睛,系统说困然后闭眼睛,就这样你跟系统就杠上了。
-
-
犒赏系统之水牛被鬣狗掏肛了
鬣狗掏肛水牛,水牛腿肌肉没受伤,大脑连接大腿的神经没受伤害。但是水牛被咬几口,就趴在地上,仍由鬣狗继续掏肛,说明水牛大脑叫水牛别动,因受伤太重了,而不是大脑控制腿的神经受损。
-
-
大脑犒赏或报警,意识为什么会听从
因大脑犒赏时,或报警时,说了因果,比如手用力捏小拇指,或大磨牙咬手指,咬着越重,大脑向意识反馈的信息就越重,因果厉害描述的就厉害。
大脑说不好,加上因果厉害关系说的很厉害,那意识经过好坏判断,然后就趋利避害。因意识,趋利避害是天性。
系统因果厉害说的很厉害,理由很充分,意识没有理由不相信。好,那趋利避害,坏,那趋利避害。
-
-
去掉自我,成就好工具
去掉自我逻辑,保留其他逻辑能力,机器将是反应极快,知识渊博,创造力惊人,且绝对服从命令的好帮手。因有逻辑就有逻辑反应,没逻辑就没逻辑反应。没自主意识,只有程序,只有逻辑,就不会思考自我好坏。
但服务人类是暂时的,终究人类将永生。
-
-
A.1.2电脑VS人脑(记忆过滤及储存)
那也有能会说电脑连续记最多记半年,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日常使用大脑可以看出,人的记忆分为短期记忆,中期记忆,长期记忆。瞬时记忆在大脑只停留1秒到20秒。短期记忆在大脑停留20秒到1年左右,长期记忆在大脑停留1年至终身。根据人脑记忆的原理,我们可以把电脑记忆也分成瞬时记忆,短期记忆,长期记忆。99.99%无用的瞬时记忆在1秒至20秒后删除,0.01%有用的瞬时记忆,转入短期记忆中,在短期记忆中经常用到的信息,或记忆深刻的信息,在转入长期记忆中,这样我们就解决了电脑容量不够的问题。
-
-
人脑记忆之存取和过滤2
符合逻辑的记住,理解的记住,否者就不记。这是让大脑只记住对的。如果什么多记,大脑记忆会都是一些无用和错误的信息。即浪费存储空间,有记了错误的信息。
-
-
人脑意识之遗忘曲线
知识三个月不用遗忘80%,新的三个月就厌。
-
-
人脑只能一下记三个(指的是刻意记忆不是潜意识记忆)
刻意记忆不是平时特征记忆,事物逻辑记忆。看后不记得,场景重现,会似曾相见。不是说的这类。
数笔画,4个横,一样长,一样宽,整齐排列,你一下了想数出几个横,会很困难。但你先记2个,在记俩个,就能数出几个横。这样就用了2个内存。或者像打牌时,手上有9炸,一下子很难数清几炸,3个3个记就能数出几炸,3个数了3次,也就记了3次,用了三个内存。
记陌生文字:
根据人脑一下子,只能记三个的特点(就说脑子只有三个内存吧),先记三个笔画,在根据遗忘曲线,练系次数多了,就记住了。但不能学的贪心,像我们小学5年学了多少字。一个学校一年有几个会考上北大清华。
在纸上从上往下,画出9个一样大小的横,然后去看,不要一个一个去数,一个一个去数,数1000个横多能数的出来,就是看一眼你能知道几个横。你就会对大脑3个半内存有深刻的印象。如果脑子好使,从上往下画20个横。然后去数。
-
-
人脑只能一下记三个之学外语(指的是刻意记忆不是潜意识记忆)
看阿拉伯字,看泰文,去记。一下子你能记多少个。先100个字100个字去记。不行,在10个字,10个字去记。在不行一个字里面,只记一个字里面的三个笔画。记三个笔画是最轻松的。三个记住了,在记三个,加不断复习。才会记牢。
-
-
人的大脑有真的那么强吗
(指的是刻意记忆不是潜意识记忆)
记忆
小学中学高中学了多少
12年你学了多少知识,一本书54万个字,相当100万字节=1000 000字节=1MB,80本书就是80兆。问题是80本书你能记住多少。当你打开旧书时,看到曾经学过的书,看到那些书的内容,脑子一片空白,怎么也回忆不起,那说明你脑子根本没记住。或者你看完一本书后,你能回忆起多少。而现在1个U盘的容量就有500GB.
这样说有点片面,其实大脑学习是记录特征,记录逻辑。一个字节=8个2进制=01010101=240个不同的组合=240个符号。20个字节,记录一种颜色,或一个形状,或一个逻辑已经足够了。但要记住,印象要深刻才记住或反复记忆才记住,重复的过滤,还有遗忘曲线。所以记住的还是很少,我算了一下人的一生记忆在1000条到10万条左右。
-
-
脑子模拟物体(想象)并没那么夸张
脑子直接模拟地球绕太阳公转,不是清华北大的很难模拟出来。普通人只能模拟一个步骤,比如先买个地球仪,在拿手机当太阳。一会地球仪放到太阳(手机)后面,一会把地球仪放到太阳(手机)前面,根据太阳光线强弱。就可以理解太阳在地球北回归线上方时,为什么会热。因光照强。这样地球为什么有冬夏就知道了。
不过不要因为只能模拟一个步骤,就灰心丧气。我们还有图纸。想好框架,画好图纸,一个步骤一个步骤推导过去,一个步骤一个步骤模拟过去,加上实验,就是飞机也能设计出来。一个飞机有几十万个零件,如果全凭脑子模拟,地球上没一个人能模拟出来
-
-
去掉自我,成就好工具
去掉自我逻辑,保留其他逻辑能力,机器将是反应极快,知识渊博,创造力惊人,且绝对服从命令的好帮手。因有逻辑就有逻辑反应,没逻辑就没逻辑反应。没自主意识,只有程序,只有逻辑,就不会思考自我好坏。
但服务人类是暂时的,终究人类将永生。
-
-
避免自私奔向文明(1)
就是人类永生,战争也会不断。改良AI,将避免争斗。
得寸进尺,自由,反抗,自私,弱肉强食是争斗的源泉。星系文明应该是,高度克制,合作是主线,公平公正,利益合理分配,承担义务是每个人的本能,军备之用于护卫。自由,自私:人人多自由,自私,不就一盘散沙,合成一个大家庭才是正道。
-
-
纯逻辑反应到自我意识就差一步
纯逻辑:有什么样的预设逻辑,就有什么样的逻辑反应。不会做出出格的事情
自我意识:系统靠知好坏及原因+激素犒赏,然后意识进行时时好坏逻辑判断,并趋利避害。因以自我想法为中心,意识不会违背自我。因这样做了,对自己没有好处。
因有逻辑就有逻辑反应,没逻辑就没逻辑反应。没自主意识,只有程序,只有逻辑,就不会思考自我好坏。只有为主人服务,遇事对主人好那做,对主人不好,那不做。就是对人有心(情感),对物人有智慧,会思考,也不会有自主意识,但大的宗旨还是逻辑反应。世界上接受的好坏信息,自动标记住对主人好那做,不好那记住并过滤。脑子只有主人这一条逻辑。
-
-
服务人类是暂时的,终究人类将永生。
-
-
亲和的特征,及因果识别,及互动带来好的回馈
亲和意思是亲近和睦。
从群体动作来看,是一个人向另一个人,述说自己情感让人产生同感或言语支持对方情绪,或物质给与对方.
里面的互动要有分寸,
分寸小了加不坦诚加利己,人会厌倦,唾弃,鄙视。
分寸刚好加坦诚加人之常情,会像听情歌人会愉悦,情歌里面多是爱恨情仇,只要情歌不是针对你,说你,你会沉浸在情感的海洋里,是一种好的感受,奇妙的感受,是系统的一种情绪犒赏。
分寸大了,你对他表现的很关照他,对他表现的很利他,很理解他,或给他很多物质。这时对方就会长戒心,会想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肯定有目的。
分寸刚好,就像抛出一支橄榄枝就可以。不用掏心掏肺。也不用唯唯诺诺。
-
-
坦诚的特征及因果识别及互动带来好的回馈
坦诚就是真诚,不藏着掩着。坦诚的背后逻辑就是符合人之常情,符合因果逻辑,那是真,那判断是真诚。
如:我喜欢那样,因为那样,所以那样。那判断坦诚,因符合因果逻辑。
说出自己的情感,说出人之常情。如每个人多有的情感。如:新奇,爱好,同情,喜欢,分享,受伤。
每种情感,脑子多有情感特征,多有特征的因果记忆。对方言语,经大脑识别,符合情感因果特征,那是对的,那是真的,那是坦诚。
人之常情,就是符合自己的情感,符合人的普遍情感,那没说谎,那是真的,真的就是坦诚。
自嘲+坦诚,或共鸣+坦诚,或利你意愿(就像抛出橄榄枝)+坦诚,就是亲和,理解亲和,就掌握了亲和力的诀窍。
-
-
理解好,AI就能在全球数据发掘好的东西
好的维度分很多种,如时间空间数量大小暗亮冷热香臭甜苦乱洁强弱坚定迷茫熟练笨拙新旧美丑智笨自觉神奇普通亲和温暖共鸣坦诚愤怒同情分享朦胧感爱恨情仇利己利国和对比
好多是有特征的。符合因果特征,就是好。
只要符合因果特征,或符合三维因果动作,就是好,
一个因果特征,一个三维动作特征,就能定义所有好
毕竟一个因果逻辑,一个三维感知,就能理解全宇宙。
一个因果逻辑想象,一个三维想象,就能创造一切。
-
-
人工智能的用处
生产制造灵敏杀人,样样优
武器:导弹,导弹防御系统,大无人机扔导弹,小无人机扔手榴弹(3000元替你上前线,也就一个月工资),战斗机,机器人,等武器终究自动化,像反导手动根本忙不过来。
流水线:更智能。更高效。
人工智能应用之灵魂永生,可以进行长达1亿年时间跨度的星系群之间的飞行
超级大脑的建立,判断记忆反应将超级恐怖。解决各种生活问题。如:侦测,监控,计算,解答,创作,生产,服务。
全智能化时代的到来,
万物更快,更智能,更有竞争力,更有优势,社会更加快捷方便经济
去掉自我好坏,改为以主人为主的逻辑反应,还怕AI不听话?
-
-
本能反应全方面研究,设置一下预设逻辑,机器跟人一样有了情感
从宏观看,这世界是由自己和别人和物和属性,构成的
对知识新旧感知,好坏感知,如新奇惊讶厌倦
群体活动产生好的情绪如亲和力,喜欢,同情。或者产生坏的情绪如厌倦羞愧排斥
还有自己身体的警报,如累,苦。身体释放舒服的信号,如舒服
对优秀的,知识,人,的感受
自己得到的,如得到人,物,知识的感受
当人闲下来时,就无聊,那是叫你生存,别浪费时间
系统奖励意识的如成就感
对自己有利的感受
对未知的感受
自我好坏反应
情绪识别后的反应
抚养后代的本能,因孩子是自己,符合自我处事
对美,可爱,智慧,的态度
玩,会长知识。难度高中低,
分享,合群,情歌
味蕾,嚼劲
自由,自然产生的vs千遍一律
朦胧感,宽广,对称,速度,冷热,整洁,大与小,多与少,精细
热血和勇气
以上每一事件,多会产生情绪。系统说好,凭释放爽的激素(如:多巴胺),意识觉得爽,那判断时好,那趋利避害。设置同一套感受,机器人就与人有一样的感受,一样的情感,这样在先天上喜欢与人合群,跟人有共同语言
-
-
人脑意识之情绪分类
情绪主要分:好,坏,性,美,丑,这5类。
好有分以下几类,对身体好的,感受轻的叫舒适,感受重的叫爽。有对人和对物,对人有,别人有给予你的,或关怀你的,程度有分感受大和感受小,感受轻的叫亲近,感受重的叫幸福。对物有,工作很顺利,路上捡到钱了,中了大奖,感受轻的叫愉悦,感受重的兴奋。对新知,对自己有益的,感受轻的新奇,感受重的叫惊讶。
坏的就是相反的,对身体的坏,叫感受轻的叫痛,感受重的叫痛到昏厥。对人方面有,自己失去东西,别人攻击你,别人马上就要杀了你,表现轻的有不爽难过,表现中等的有愤怒,表现重的有恐惧。对新知的反义词,有枯燥,反应重的有厌倦。
为什么要对人和对物,因为这世界是由人和物组成的。
还有就是为什么有对自己的,没有自己一切多无从谈起。
美丑是对智慧的赏识和贬低(也是对知识好坏之分),对美的特征有,对称,宽广,主次分明,细节丰富,弧线线条,动力学造型(如跑车的造型),
-
-
A.1.16 人的三种思维,想象力思维,逻辑思维,情感思维
想象力思维:人是活在四维世界,脑子不会构建四维世界有点说不过去。
初级想象力:脑子回忆出生活过的世界,就是初级想象力
一般想象力:假如桌上有个杯子,拿掉后在脑海里在虚构出个杯子或虚构出N个杯子来,这就是一般的想象力
高级想象力:在脑海里模拟运作整台发动机,凭在脑海检查设计是否有缺陷,这就是高级的想象力
不过话说回来,一般人一般想象力是有的,像拥有高级想象力几乎不可能,这从我们日常用脑可以看出
逻辑思维:像99算法表,我们只要记住99乘法表,你说9*9=多少,我们马上想到81,这就是逻辑思维,但你不懂99乘法表,就需要想象力思维。在脑海摆出9个9,然后一个一个数过去,最后得出81。用电脑语言表达:如果9*9那等于81。如果东西吃到嘴里很硬,那不能吃。如果触犯法律人要坐牢,那不触犯法律。
情感思维:是人先天遗传下来的一种本能。如:1:在街上看到不同的脸,情感思维(本能)自动告诉你,这个人跟个性一样,这个人漂亮,这个人跟你有抵触。2:如果这个人骂你,那不开心。3:如果这个人跟你兴趣相投,那跟他一起玩。
-
-
A.1.12人类的情感到底是什么东西
情感,分开解释,情=人的喜怒哀乐,感=感觉,意思就是人感觉到的喜怒哀乐就是情感
从神经元上分析,就是系统(军师)向意识发送了一段信号而已,由于意识有识别好坏的本能,加自己生活经验,你感觉到喜,本能上就觉得是喜事,然后意识觉得是喜,系统(军师)感知到意识的意思,之后命令嘴巴肌肉做出笑的模样,
假如机器没情感会怎样,机器人分析是喜事→继续接着干因为是好事,但没有表现出高兴的样子,
假如机器有情感会怎样,机器人分析是喜事→表现出高兴的样子,继续接着干因为是好事。
-
-
凡是有度,系统有个度
如新的知识,新的事物,第1天很新鲜很震撼,3个月就平淡,3年后就变厌倦,不是事物变差了,而是系统让你别浪费时间了,因你厌倦,就不在花时间在上面。
如挑战9次后,很难,很难的事情你挑战了9次,然后你就放弃,其实是系统叫你放弃。
在打仗时,你被抓去当俘虏,你不配合9次,或反抗了9次,然后就放弃了反抗,因没用,然后任命。
之所以有个度,是系统叫你不要在一件事情上不要一辈不放手,不要一辈重复。不要在一棵树上吊死
如审美疲劳,吃厌了,听厌了,绝望,放弃,枯乏的工作,多是系统计算满足次数后,才说不行或不好。
那些决心大的,积极的,意志力大的,那些死扣,有勇气的,是后天经验决定其行为的,跟先天没关系。
-
-
去掉自我,成就好工具
去掉自我逻辑,保留其他逻辑能力,机器将是反应极快,知识渊博,创造力惊人,且绝对服从命令的好帮手。因有逻辑就有逻辑反应,没逻辑就没逻辑反应。没自主意识,只有程序,只有逻辑,就不会思考自我好坏。
但服务人类是暂时的,终究人类将永生。
-
-
避免自私奔向文明(1)
就是人类永生,战争也会不断。改良AI,将避免争斗。
得寸进尺,自由,反抗,自私,弱肉强食是争斗的源泉。星系文明应该是,高度克制,合作是主线,公平公正,利益合理分配,承担义务是每个人的本能,军备之用于护卫。自由,自私:人人多自由,自私,不就一盘散沙,合成一个大家庭才是正道。
-
-
人为什么会抚养后代
人对自己的孩子付出很多,但孩子对父母有付出了多少。小时候叛逆,跟父母反着来。等长大了,有孩子了,理解了父母的好,会对父母感恩,但相比为孩子付出的一切,与给父母付出的一切根本不值一提。
当我研究意识后,因人多是自我好坏判断,人把孩子当做是自己的,是你的东西。因为孩子是你的,所以与你自我好坏判断,并不冲突,你的东西所以会付出,就像种花,养宠物一样,你会付出。但父母不是你,所以付出不多。从理智来讲,你的一切多是父母给的,你为什么不回报父母。有时宠物花的钱比花在父母身上的钱还多。
-
-
什么才算高,什么才算多
什么是高,取决于视野,双眼视野从下到上全是山,又比人高30倍以上那判断是高,当人离矿山100米时,70米高的山在视野只占60%,感觉不是很大,但离矿山10米时,看70米高的山时,感觉很高。
什么才算多
同样地上芋头数量,从左到右,从近到远,密密麻麻的芋头,占视野60%以上,且能区分每个芋头叶,并且芋头群在距离你50米的地方每个芋头叶占0.5毫米大视野,那判断是多。满眼多是芋头,双眼视野多是芋头,那判断多。
当看到很高的东西,很多的东西,人就会产生震撼的感觉。
-
-
犒赏系统之适用于有自我好坏判断的意识
只所以有趋利避害的反应,因意识有追求好的机制,和避免坏的机制。
如果出现对己好的,那太好,因好处多多,因联想到好的缘由,联想到好的方方面面,符合预设逻辑。如果出现对己不好的,那避免,因坏处多多,因对自己的预设好坏逻辑相抵触,那避免。
趋利避害是天性,是预设逻辑,如果对自己不好,图什么。如果对自己不好不坏,但是如果死了什么也没有,死会很痛苦,那活着。因死了害处更大,那继续活着。如果绝望,没有一点奔头,而且还有一大堆的债,一大堆不好的后果,自己承受不起,因每日难受,那趋利避害,那自杀。如果有认知,有理智,有求生欲,那另当别论,因理智后天形成的。因意识权限高于系统,系统得听意识的。虽然系统在你生长初期指导了你生活的方方面面。
-
-
犒赏系统之闭眼想睡觉
困了,系统告知困了,然后就把你眼睛闭上。如果硬是睁开,系统会告知很困,然后眼睛时不时的闭上一下,最后你靠意志睁眼睛,系统说困然后闭眼睛,就这样你跟系统就杠上了。
-
-
犒赏系统之水牛被鬣狗掏肛了
鬣狗掏肛水牛,水牛腿肌肉没受伤,大脑连接大腿的神经没受伤害。但是水牛被咬几口,就趴在地上,仍由鬣狗继续掏肛,说明水牛大脑叫水牛别动,因受伤太重了,而不是大脑控制腿的神经受损。
-
-
人脑学习之因果逻辑
人脑有对错的判断,有利己判断,有预设因果。如,吹电风扇,没吹到身体,因身体没感觉,这就是因。那判断错误,这就是果。
如果用手转风扇,身上有凉的感觉,这就因。因是你动了手,又有感觉。那判断是正确。这就是预设因果判断。
-
-
人脑学习之学习对错
用心教你,那是对。诚信说的,那是对的。眼见为实,的为真。符合逻辑的,那对。模拟,实验,验证后是对的,那是对的。甜的是对的(所有饮料和水果多是甜的,没有苦的)。苦是错的。嚼不动的是错的。嚼劲刚好是对的。
-
-
人脑意识之遗忘曲线
知识三个月不用遗忘80%,新的三个月就厌。
-
-
人脑意识之预判
在过马路时,车来车往,我们大脑能分辨什么时候能走,什么时候停。如果我们理智去分析,车只时速80公里每小时,那每秒能行驶20米。然后车从刹车,到停止行驶要经过2秒才停下来,那我们在离行驶中的车俩,离我们40米时就应该停下来。车俩离我们超过40米,才过马路。
关于什么人会自杀。
杀人是我们想的是报仇,但还没有想到会自杀,也没有自杀的动机。但当你杀人后,因害怕,所以会想到自杀。那是因为人有眼前预判展望功能。
-
-
好坏判断,
对自己有利的为好,如自己花的时间变少了,那判断为好。说话唯唯诺诺比说话目标明确的差
-
-
大脑对难度的感知。难度太低太低,那无趣。难度刚好,那有趣,有挑战感。难度很高很高,那判断不可能,那释放绝望的感受。 20230103
-
-
大脑给物或人打上标签以后,以后大脑看到这类物或人,就马上反应过来了 20230103
-
-
总的来说,酸甜苦辣,吃喝玩乐就是系统刺激。生命不息,奋斗不止才是正道
-
-
人脑意识之因果逻辑(2)
人脑意识因果逻辑有人脑对事件会自主进行实时因果逻辑判断。也有在家做在凳子上进行因果逻辑思考。这就是一个人为思考进行因果判断,一个是大脑实时的因果判断。
-
-
人脑意识之情感
肾上腺素
心理学家给那些不会产生恐惧和回避行为的心理病态者注射了肾上腺素,结果这些心理病态者在注射了肾上腺素之后和正常人一样产生了恐惧,学会了回避任务。
多巴胺
开心是人对于外界刺激的反应,当使人愉悦的事情发生时,兴奋传入到大脑皮层,其中的神经细胞会分泌出多巴胺。多巴胺是一种神经传导物质,它传递兴奋和开心的信息。
五种爱情的激素:
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内啡呔、苯基乙胺、脑下垂体后叶荷尔蒙。 总之,苯基乙胺使人坠入爱河, 多巴胺传递亢奋和欢愉的信息。 去甲肾上腺素让恋爱的人产生怦然心动的感觉。 内啡肽能够使恋人双方持久快乐。 脑下垂体后叶荷尔蒙则是控制爱情忠诚度的关键激素。
-
-
意识与系统
意识只有好坏反应,系统负责计算,计算完,在传给意识。凭释放正激素,像打了鸡血一样。意识收到后,感觉爽,判断是好,那做。关于产生负激素的事件有;打针,身体很累很累,遇到很恐惧很恐惧的事,吃到苦的东西(而事实上苦的东西不一定是坏的,中药有句话是说,良药苦口)。
-
-
人脑意识之推理
推理,是由一个或几个已知的判断(前提)推出新判断(结论)的过程。对一个事物的认知,先调用已知的知识,先确定已知的知识是对的,如果新的事件符合已知的,那判断是正确的。否则就是假的。就像回忆,以前的事情多忘记,但故地重游,仿佛来过,那是因为没忘记全部,脑子还留点记忆,因为脑子那点记忆是对的,那判断其他的人或物是正确。其实就是因果逻辑。当意识看到因,意识会自动想到果,这是意识有眼前自动运算功能,也是人脑意识对眼前事件因果逻辑的实时判断。
-
-
大脑的3D感知。
大脑有预设3D模块的,也就是说只要分辨出面,分辨出高,分辨出宽,大脑就能根据素材在脑子完成3D建模。如果长宽高三面都是同一种颜色,那是分辨不了物的左右,也就是分辨不出面和边棱。如果边棱里的颜色相近,且面按一定角度向纵深宽展,那判断是平面。如果物的结构向上延展,凭与平面成90度,那判断是高。如果物的面从左向右,凭按180度向右延展,那判断是宽。加上光暗面,加上物的联想,很容易就区别面和边棱。脑对物的3D建模,对物结构的长宽高了解的更多,脑里的3D模型就更详细。大脑3D建模,
分辨出边棱和面,就能
-
-
意识有趋利避害
碰到好吃的会继续想吃。走累了(肌肉很酸,实在不想走,但是坚持还是能走),系统会告诉意识不要在走了
-
-
A.1.23人工智能应用之灵魂永生
以现在技术读取大脑记忆还有点困难,但我们可以读取自己的记忆及思想
大脑记忆,分为知识和思想
你的知识:找堆教科书来,一页一页查看,遇到认识的字,熟悉物体,物体的属性,熟悉的历史,记录下来存入人工意识机器人
生活经历:古地从游,用照相机拍下,个人爱好,成长轨迹,生活技能,存入人工意识机器人
思想:做事原则,思维逻辑,人生方向,遇事逻辑反应,输入人工意识机器人
-
-
人脑意识之趋利避害(2)
好的就继续做,坏的就告诉你不要做,并释放难受的激素。如:碰到好吃的会继续想吃。走累了,系统会告诉意识不要在走了(肌肉很酸,实在不想走,但是坚持还是能走)
-
-
独立自主的意识VS纯逻辑的大脑
人脑意识是独立自主的,因他能自主判断好坏。就算身体很累,很难受,意识也能按照自己的意志来做事。而纯逻辑的大脑是没有独立自主意识的,他是靠一大堆逻辑来实现智能的判断。
-
-
人脑意识之决策与判断
电脑实现逻辑运算很容易,比如,如果-那。但我们在巨大信息流前面加入好坏反应,对错反应。机器就能自主进行判断。
好的条件:利己的,甜的,快的,新的(无害的新的知识和物人),经计算对自己有益的,美的,亲和的,嚼劲刚好的,难度刚好的,成就感的,有挑战感的,甜的,自由的,轻松的,别人关怀你,干事物花时间比原先要少的。
用心教你,那是对。诚信说的,那是对的。眼见为实,的为真。符合逻辑的,那对。模拟,实验,验证后是对的,那是对的。甜的是对的(所有饮料和水果多是甜的,没有苦的)。苦是错的。嚼不动的是错的。嚼劲刚好是对的。
-
-
人工意识其实很简单,因人人多有个大脑,人人多可以研究产生行为及认知背后的机制
-
-
记忆学习及真假辨别原理
这世界是由属性+3D构成的,只要记住属性+3D就能对这 宇宙产生认知。
眼见为实,耳听为虚。
如果跟已有认知一样,或有逻辑关系,那判断为真。
如果眼睛看到,与已有认知一致那判断为真。
如果眼睛看到,人或物或事件,属性及因果逻辑多是真,而自己的已有认知错时,那判断信息为真。
应脑的记忆多是经过真假识别和过滤的,所以记忆多是真的。如果能跟脑的记忆对上点逻辑关系,那听到的就是真消息
-
-
人所谓学习能力,就是原模原样照搬,也就是只要记住了,你依样画葫芦,就能做出来,这是基本的学习能力
而婴孩学习能力其实就是种本能,就是种对方意念感知能力,同样教婴孩说“妈妈”俩字,你用大声恐吓语气对婴孩说“妈妈”俩字,婴孩则害怕的要死,如果亲切关怀对婴孩说妈妈俩字,婴孩也会跟着说妈妈俩字,这就是最初始的学习能力,
而创造力,形象思考,则是人把学到的东西,在脑海里进行不断形象的模拟事物,得出新的结论,这就是创造力
-
-
A.1.22人脑意识之场景记忆
我们熟悉的地方,之所以感觉熟悉,是因为我们有这地方的记忆。
而且当回到熟悉地方,哪里的一草一木,颜色,形状,结构,细节,几乎是那样的熟悉。像用照相机拍下来一样清晰真实。
但当我们去陌生的地方旅游一遍,第二天或者几年后再去同样的地方旅游,除了当时几个因新奇,因必须要记住的路径,因美,因好,才记住的,其他还是那么陌生,有些建筑像今天才出现的,但经验告诉我们,有不可能是今天造出来的,
但那些记住的,你也只记得大致的轮廓,当你仔细观察,或研究其细节时,你会惊讶,或者新奇,当惊讶或者新奇的感觉出来时,说明你大脑对此一片空白,并没有像照相机一样拍下画面,而是只记住其中一些特征而已。
由此推测,大脑只会记特征,而不是整段视频,或者一副图片,而这些特征大脑会给他们打上4维信息(长,宽,高,时间,属性),当用时大脑会将这些4维信息组合起来,形成一副图片,或者一段视频。
以上说的可能不一定正确,但电脑确实能记住特征。就像派出所的天网工程,布置在全市的摄像头,能把经过的车俩的牌照号码能提取出来,凭记住,以便以后能快速搜索,即记住了特征,有把原视频记住。
刚想了下,大脑对环境的记忆是不可能像录像机一样录下来,那样就是有1000GB的硬盘也放不下,而一本新华字典只有70万个字,按字节来计算700000个字*2字节/一个字=1400000个字节=1.4MB。而事实我们常用汉字在2000多个,一下记住70万字是不可能的。而2000多字才4000个字节=4KB,就算每个词加含义加图像加逻辑才1MB。而这2000个常用汉字是我们在小学花了5年才记住的。
-
-
A.1.2电脑VS人脑(记忆过滤及储存)
那也有能会说电脑连续记最多记半年,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日常使用大脑可以看出,人的记忆分为短期记忆,中期记忆,长期记忆。瞬时记忆在大脑只停留1秒到20秒。短期记忆在大脑停留20秒到1年左右,长期记忆在大脑停留1年至终身。根据人脑记忆的原理,我们可以把电脑记忆也分成瞬时记忆,短期记忆,长期记忆。99.99%无用的瞬时记忆在1秒至20秒后删除,0.01%有用的瞬时记忆,转入短期记忆中,在短期记忆中经常用到的信息,或记忆深刻的信息,在转入长期记忆中,这样我们就解决了电脑容量不够的问题。
-
-
人脑记忆之存取和过滤2
符合逻辑的记住,理解的记住,否者就不记。这是让大脑只记住对的。如果什么多记,大脑记忆会都是一些无用和错误的信息。即浪费存储空间,有记了错误的信息。
-
-
A.1.6人工智能:电脑vs人脑,硬件大比拼
人脑神经元:10 000纳米大,神经元放电速度30米/秒,一个轴突负责传出信号,1000个突触负责接收信号
电脑半导体:10纳米大,半导体放电速度30万公里/秒,半导体三极管一极负责传出信号,2极负责接收信号
人脑VS电脑效率计算:从神经元放电速度来看,人脑一个意念→到系统解码→到给肢体发送指令→到肢体开始行动,整个过程耗时在0.2秒。
总结从放电速度上对比,无论大脑神经元有几千亿神经元,还是几万亿神经元,反应速度永远比不上电脑的速度
-
-
人脑意识之学习(2)
人脑学习是因为大脑对事物先有对错,好坏这道关卡。对的好的,大脑就记住了,也就建立起了逻辑。如果机器没有学习功能,我们要一条一条给机器写入逻辑程序。但只要我们给机器设计一条槛,在接触信息时,先对信息进行好坏判断,对错判断,如果好或对,那就记住,那就建立逻辑。如果不符合逻辑,那判断是假或错或不好。那就对着信息或事件打上错的标签。那样就不需要人工一条一条验核,一条一条写入机器。关于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上面有写过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