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阳浸月,中科院自动化所复杂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生,主攻水下机器人。
大部分鱼类采用前两种推进模式。自从1994年MIT研制了世界上第一条仿金枪机器鱼 (Robotuna),开启了机器鱼研制的先河。国际国内对于机器鱼的研究大量涌现。各种形式的机器鱼、机器海豚不断被报导。它们采用了形式各异的机械结构和独特的控制方法。国外做的比较好的机构主要有麻省理工学院等,国内做的比较好的有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等。今年5月28日的《Nature》上,MIT的一款软体机器鱼由于其出色的性能而被综述文章《Design, fabrication and control of soft robots》(《软体机器人的设计、制造与控制》)收录并介绍,所以我以这款机器人为代表对机器鱼进行一下介绍。
- 身体、尾鳍推进模式(BCF):采用这种模式游动的鱼类主要通过身体的波动和尾鳍的摆动产生推进力,其瞬时游动的加速性能好,周期游动的巡航能力强。
- 中间鳍、对鳍推进模式(MPF):这种方式主要依靠胸鳍或腹鳍的摆动产生推进力,其机动性能好。
- 喷射推进模式:这种方式主要依靠腔体压缩喷水形成反作用力产生推进力。
欢迎光临 机器人与人工智能爱好者论坛 (http://robot-ai.org/)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