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与人工智能爱好者论坛
标题:
凯文·凯利:人工智能不会统治人类
[打印本页]
作者:
morinson
时间:
2015-10-29 13:22
标题:
凯文·凯利:人工智能不会统治人类
凯文·凯利:人工智能不会统治人类
2015年10月28日 18:55:30来源: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10月28日电(记者姬少亭 申安妮)初见到凯文·凯利时,记者惊叹于他竟然是这样一个柔软无害的人。
银白色的头发软软地贴在他的头上,淡蓝色T恤,银白色圆形镜框,眼睛看着地面。但当真正开始交谈时,他却反应迅速得像台计算机。“人和机器没有分别,人就是一种机器。”凯文·凯利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
因为《失控》《科技想要什么》《技术元素》《新经济新规则》等一系列著作影响中国互联网界的KK(粉丝们对他亲切的称呼),这次选择在中国率先出版新书《必然》,早于其他任何语言。
KK说,所到之处,当下人们都非常关心人工智能的问题,美国人显得更加乐观,欧洲人非常忧虑,中国人介于两者之间。
“未来20年,人工智能将是人类最大的科技突破之一。”他预言,“但人工智能不会统治人类,也不会拥有人类那样的自我意识。”
超级人工智能
凯文·凯利对人们正在忧虑人工智能统治人类不以为然。
对于现在正在研究超级人工智能的大公司,他只有一句话要说:“快做吧!”他认为,关于人工智能的研究,“现在没有任何事需要停下”。
KK认为,人工智能将在未来20年快速发展,在很多单一领域超越人类,但它们并不能拥有跟人类一样的自我意识。“自我意识不是简单的有或者没有,猩猩、海豚也拥有一定的自我认知,人工智能也会有一些”。
在凯文·凯利所预言的未来中,人工智能将像电力一样存储在云端,人们可以购买使用,应用于日常生活或者工业生产的各个领域。“智力可以成为商品。”他在新书《必然》的发布会演讲中说。
如果需要给具体的人工智能一个建议,他认为很有必要给智能汽车加入道德法则。
“阿西莫夫曾经提出机器人三定律,但是很显然三定律是远远不够的。”KK对记者说,要让智能汽车在行驶时做出影响生命安全的决定,需要几百个上千个甚至更多的道德法则。
“遇到紧急情况时,选择撞上一个人,还是一辆载满乘客的大巴。这样的决定人类也很难做出,更何况机器。”他说。
KK非常相信未来世界人和机器的共处,他坚信人和机器必将肩并肩工作。
KK认为,未来的商业将会是人工智能加上任何其他一个业务,“AI for X”,他在演讲中展示。
“我需要的就是机器和我们不同的地方,如果他们开车和我们一样,我们就不需要它们了。”KK说,人类是有极限的,而机器可以辅助人类去实现突破。
“面对量子世界、暗物质以及种种未知的挑战,我们都将和人工智能并肩作战。”他说。
隐形的科技
凯文·凯利不会一直盯着手机,他不怎么上Facebook或者Twitter,他只在社交网络观察、阅读,并不参与互动。
“我是个很传统的人,我只发邮件。”KK说。
他觉得,人们太爱自己的手机了。“手机每时每刻都在呼喊:来啊,关注我啊,看我吧!手机还不断拥有新的App,吸引你一刻不停地看着它。”
今天的很多企业都在围绕手机做工作,KK认为,这恰恰说明手机还不够智能。“一个不断吸引你注意力的东西,是不够智能的。”KK说,未来的科技应该是隐形的,让人们意识不到它的存在。
“就像电,当初它刚被发明的时候,人们都会说,哇,那个灯泡被电点亮了!多么神奇!但是今天,人们只会在断电的时候意识到电力的存在。”他说。
KK带着一个手表和一个智能手环,这是他身上最智能的两个设备。他说自己不会一直带着手机,所以智能手环是更适合的计步器和健康记录仪。
他曾参与一个上传自己的活动,叫做“量化自我”,就是尽可能上传关于自己的所有数据。KK预言,就像科幻电影中出现的场景,根据个人数据生成的私人定制广告无处不在,根据个人健康数据实时调整的私人定制药物将通过3D打印送到你面前。
他相信,“未来,一切可以被测量的,都会被测量。”
而这些科技都会隐形,直到你意识不到它的存在。
未来世界的样子
KK对于未来世界的预言还包括屏幕。
“屏幕将无处不在。”KK说,彼时,屏幕将会越来越便宜,以至于任何一件物品都可以是屏幕,甚至一本书的每一页都是一个屏幕。
凯文·凯利曾在20多岁时来到香港、台湾等亚洲城市,亚洲的崛起让他对未来充满乐观。
他经常回到中国。“中国的发展太快了,甚至快于美国。我相信中国将会决定世界的未来,我来这里是想了解你们正在改变什么。”他说,与此同时,正是由于中国的发展太快了,一些过去的东西正在消失,他想要记录这些正在消失的东西。
在去吃饭的路上,凯文·凯利掏出相机,拍摄了一家饺子馆的门面。在中国著名的IT集中地中关村,他跟随东西文库创始人赵嘉敏拐进了一家充满清朝特色的饭馆。
门口的牌楼和大红灯笼立刻吸引了KK的注意,他环视四周,眼睛都亮了。一位清朝打扮的小伙指挥汽车停靠,这个穿越的场景让他一下就乐了:“他好像机器人。”“很难想象在中关村藏着这样的地方。这就是未来应该有的样子,新和旧的同时存在”。
凯文·凯利说,他最喜欢的科幻电影就是《银翼杀手》和《第五元素》,因为里面描述的未来是“新旧并存的”。
“未来的世界,不会一切都是很现代的样子,而应该是过去的和未来的同时存在。”KK边走边说,他指着周围停着的自行车说,“你看,这里有自行车、电动摩托车,还有汽车,将来这些都还在,只是半空还悬停着飞行汽车。”
KK说自己是个真正的科幻迷,很小的时候就很喜欢科幻,对自己影响最大的是早期看到的科幻,最爱的是阿瑟·克拉克的《童年的终结》。
他还阅读了刚刚获得科幻雨果奖的《三体》,他说自己很喜欢这部小说,而他还不知道的是,这部小说的作者刘慈欣认为自己受到KK很大影响。
这次凯文·凯利带着他的处女作科幻《银带》来到中国,这个故事是与皮克斯的编剧共同完成的,邀请艺术家画成了漫画出版,还将在欧洲制作成动画电影。
“这个故事讲的是,机器人拥有了灵魂之后发生的事。”凯文·凯利说,之所以从非虚构写作转向了虚构写作,是因为“用文字表达一个意思,远不如用故事表达流传更久”。
欢迎光临 机器人与人工智能爱好者论坛 (http://robot-ai.org/)
Powered by Discuz! X3.2